English

关于历史决定论问题

2005-10-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何顺果 我有话说
众所周知,关于“历史决定论”问题,是与马克思的名字连在一起的。

但关于这个问题,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马克思把决定历史发展的原因完全归之于经济,进而将这种历史决定论称之为“经济决定论”,这在西方学术界屡见不鲜。而卡・波普尔则将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称之为“历史宿命论”,因为这

种理论承认历史发展规律及其预见性,而在他看来历史发展是没有规律的。卡・波普尔不承认唯物史观,但又指责历史决定论具有“拥自主义”倾向,意思是说这一理论把“社会学”等同于“物理学”了。“社会学,也像物理学一样”。(卡・波普尔:《历史主义贫困论》,中国社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更有甚者,完全否认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认为那是斯大林“过高估计”“客观因素”的作用的结果,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梅劳―庞蒂即持此种观点。(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命题辞典》,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1页)

那么,我们首先要问,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中,究竟包不包含“决定论”呢?且看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经典表述: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恩选集》第2卷第82页)

在对“社会形态”作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著名的二分法之后,马克思明确提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恩选集》第2卷第82页)可见,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中,确实存在着“决定论”,否认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存在是错误的。

至于马克思的“决定论”的含义何在?从上述引文及别的地方的一些论述看,似乎可以概括为三种关系:(1)因果关系,上层建筑是果,经济基础是因;(2)制约关系,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制约”;(3)适应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其中,第一点主要讲的是历史的唯物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马恩选集》第4卷第477页)而第二和第三点则主要讲的是历史的辩证法,说明历史是在制约与被制约、适应与不适应的矛盾中发展变化的,因而是有规律性的。很显然,在马克思历史决定论中,历史的唯物论是最根本的,而历史的辩证法即历史的规律性,则是从前者引申出来的。卡・波普尔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在于他抽掉了马克思历史决定论中的唯物论去讲历史的“规律性”,结果“规律”在他眼中便成了唯心的“宿命论”。

把“社会学”等同于“物理学”,则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歪曲,是为了把历史“决定论”推向某种极端。是的,马克思历史决定论中,的确包含着某些自然科学的因素,因为他把“经济基础”定义为“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而“生产力”中包含着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对象”主要就是“自然”。由此,马克思提出,劳动乃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进而认为财富的来源中包括人的劳动与自然两个要素。但可不可以说它具有“拥自主义”倾向呢?显然不能,因为在历史决定论中,作为上层建筑基础的“经济”,乃是人的“实践”及其结果,它虽然要以“自然”为其条件,但人的“实践”包含着巨大的主观能动性,且这种“实践”是在十分复杂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其活动和规律不能简单地归结于“物理学”。

但即使在19世纪,当时就有一些人,如马克思所说的“青年们”,就已出现了“过分看重经济方面”的倾向,甚至把经济因素看成历史发展的“唯一决定性的因素”。(参见《马克思选集》第4卷第477页)在20世纪斯大林的著作中,也存在着“过高估计客观因素的作用”的问题,提出“生产力怎样,生产关系就必须怎样”的论点。(《列宁主义问题》第648页)这当然不是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正如他的战友恩格斯所指出的,“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马克思选集》第4卷第477页)因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马恩选集》第4卷第506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甚至将这种影响称为“决定性的反作用”。(《马恩全集》第25卷第891-892页)由此,我们可以作出两点推论:第一,马克思的“决定论”,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存在着“反作用”而且也可以是“决定性”的,即可以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原因”。恩格斯说:“这里没有任何绝对的东西,一切都是相对的。”(《马恩选集》第4卷第487页)第二,这样,就不能把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简单地归结为“经济决定论”,如西方学者在其著述中通常所做的那样,因为马克思虽然强调了“经济基础”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但他也同时指出了上层建筑对经济的反作用,且这种反作用也具有“决定性”。

这里应当指出的是,在上述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在有关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上,提出过三个重要概念:一是“反作用”的概念,前面已提到了,它主要指的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作用,即政治、法律、哲学等对经济运动本身的“反映”和“影响”;二是“交互作用”的概念,此概念上文还未提到,它主要指的是上层建筑中政治和意识形态两部门,以及这两部门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三是“非均衡”概念,此概念常常为研究者所不重视或忽视,它认为上述交互作用的各种力量并非平衡相等,其中经济力是“更为有力、最原始、最有决定性的”。(《马恩选集》第4卷第487页)

最后,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既然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力量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存在着“反作用”,那么,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以及整个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否就打折扣了呢?马克思的回答是否定的。在他看来,第一,即使没有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经济必然性”也会“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马恩选集》第4卷第506页)第二,这种“反作用”原本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发生的,有些上层建筑如“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第三,“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仍“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马恩选集》第3卷第424―425页)在笔者看来,“终极原因”这一概念,暗含着马克思关于上层对基础的反作用的限制,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彻底性。

总之,通过上面的考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中确实存在着“决定论”,这种历史决定论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彻底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