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2005-10-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艳国 我有话说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既准确地判断了历史发展趋势,制定了科学的对敌斗争战略策略,建立起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受了腥风血雨的战争考验,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创新工作,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了全党,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为抗战的胜利创造了重要条件。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锐意进行理论创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真正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有中国特点、中国气派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流派。

自从中国无产阶级登上社会历史舞台,就确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改造社会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创立以后,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理论武装和指导思想。但是,在土地革命时期,一方面由于主观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践相结合、对中国革命的特点认识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客观上来自“左”、右倾机会主义、教条主义的干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工作受到极大影响。到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中国革命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的客观要求、中国革命在土地革命时期遭受曲折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尤其是领导集体在政治上日益成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中国共产党不但认识到这一点,而且准确地把握了这一历史机遇,开始了有计划、有步骤的理论创新工作。

1938年10月12-1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会议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号召全党重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工作。他指出,对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而言,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它必须和中国革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其指导作用。他批评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割裂的错误做法,认为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是抽象空洞的假马克思主义。他要求全党学会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使之在每一个环节都带着中国的特性,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他指出,这是“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的良性互动关系。他指出,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精通马克思主义,但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习是为了在中国革命中加以应用,运用是为了发展理论,使理论的内涵更丰富,针对性更强,威力更大。他特别强调,全党要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说明和科学解决中国的历史问题和革命问题,找出中国社会、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要建立起“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不仅如此,它还为我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和意义。

二是研究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问题,特别是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由于有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党的组织建设、理论建设、作风建设工作都相应地得到推进。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中国古代的“实事求是”思想概念进行改造,赋予其新意,用以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一语出自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本意是指文献整理的科学方法,依据可靠的材料,去伪存真,探求古书真义。毛泽东在保留其原义的基础上,扩大其思想内涵,进行理论升华。毛泽东指出,有的放矢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使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以便找到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强调,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用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分析和解决矛盾中的科学指导地位,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科学的观点,解决了人们在实践和认识关系上孰先孰后、如何建构良性互动关系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这一理论创新成果,不仅在当时具有突出的重大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一点,在后来的社会变迁中进一步得到了证明。

三是研究抗日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从中抽象出既具有中国特点,又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军事战略、战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中国的历史性发展,不仅对于打败日寇有直接的理论意义,而且在解放战争中也发挥了重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服从和服务于当时严峻紧迫的军事斗争需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下大力气研究军事斗争的特点、形式、战略、战术、规律等问题,写下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光辉文献,对战争发展过程和阶段、战争形式、斗争方法、战争规律、战争的主体和主动性、获胜的条件和依据等都有精辟论述。共产党人提出的关于“战争的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革命战争既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又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只能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军事工作要与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和群众工作相结合,反对单纯的军事斗争观点”、“灵活、机动、有利的战略战术”等等命题,无不闪烁着军事辩证法的光辉。这些名言名句,不仅指导着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而且走向了世界,为西方军事理论教科书所推崇,成为世界军事智慧宝库中的奇葩。

此外,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工作、文化工作、群众工作、统一战线、根据地政权建设等方面,也有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进行的理论创新工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同日本帝国主义及一切反动派进行殊死斗争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积累了理论智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