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者就巴金的创作和思想对当代文学发展的作用和意义、经典化的巴金创作与当代思想文化的沟通、新发现的巴金文献与当代思想文化的关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研讨会上最值得注意的一个话题是:巴金与鲁迅的关系。几位学者谈到了巴金与鲁迅精神的内在关联,认为巴金是鲁迅精神在当代传承的代表性人物。从表面看,鲁迅是深邃的,巴金是性情的;鲁迅是激烈的,巴金是平和的。然而在内心深处和思想深处,他们在言论、思想和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深刻性、思辩性和对社会的启示意义是一致的。巴金在《随想录》中以自己曾经有过的软弱为现身说法,虽然是以“我”的面目出现,但这恰恰是带有共性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普遍思考,具有更大的社会涵盖性。通过对这个“我”的忏悔,唤起了人们对于整个民族灾难的反思和批判,以及对于建设更高境界精神道德的呼唤。巴金晚年写《随想录》,其思想渊源和血脉渊源正是来自鲁迅晚年杂文。
复旦大学学者陈思和认为,如果孤立地比较鲁迅与巴金两人的言论及其表述方式,那么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很容易淹没一切本来更加值得注意的相似性。但如果深入到两者关系的发生及演变的全过程去看,他们之间的继承和联系则是相当深刻的。1935年巴金在鲁迅身边工作后亲炙于晚年鲁迅的人格精神,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鲁迅逝世后,他坚持编辑出版《译文丛书》,推出了50多种世界名著,把鲁迅生前规划的工作一直坚持到50年代初。陈思和还认为,巴金在文学写作的道路上,有许多地方与鲁迅相似。他们在走上文坛前都接受过某些西方的社会思潮,并以此为旗帜投身于社会运动,也都曾因理想的失败而陷入深深的绝望。在他们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们各自的社会理想又重新鼓舞他们离开小说创作,转而写作反思社会历史、反思民族弱点的战斗性杂文,在无情的批判与自我批判中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代表。
复旦大学副教授张业松认为,我们一些人看到的只是鲁迅的深邃和巴金的柔弱,这种差别并非他们之间真实的关联。事实上鲁迅生前对巴金作了极高的评价:“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巴金的《随想录》是旧时代过来的作家进入新时期后留下的惟一一部重要著作。这部作品除了在引领20世纪末中国社会思想潮流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之外,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中其地位亦十分重要:它使中国新文学在经历了漫长的追“新”的单面化发展之后,重新接续了鲁迅文学的余脉。南京大学学者汪应果认为,巴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最大贡献之一,在于他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态通过文学形式揭示得最全面,将反封建的方法、道路寻找得最正确,并对中国的反封建的任务坚持得最持久的一位作家。他继承了鲁迅反封建的战斗传统。
研讨会由中国作协、上海市作协、浙江省嘉兴市人民政府和上海巴金文学研究会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