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1952年在台湾北沟库房安放的故宫文物箱。 |
国宝迁往台湾后,先存台中,租借台中市糖厂仓库存放,1950年4月又迁入台中郊外雾峰乡新建的仓库存藏。1957年在亚洲协会的赞助下,在仓库之外建一小型陈列室,公开展览所藏文物。1961年,台湾“行政院”决定在现址即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建设新馆,1962年6月奠基,1965年落成,命名为“中山博物院”。同时,台湾“行政院”公布了“国立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条例规程,其中规定:“将来国家统一后,故宫文物仍交回本院”。1965年11月12日,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开馆。至此,运往台湾的国宝有了良好的保存和展览环境。也正是由这一天开始,中国有了两个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比北京故宫博物院晚成立40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珍藏着由祖国大陆运往台湾的文物60万件。其中器物、书画5万余件,善本书籍近16万册,清宫档案文献38万册,加上迁台后征集的文物总计65万件,其中不少都是举世无双的珍品。如玉器中的新石器时期鸟纹玉饰、汉代玉辟邪;青铜器中的商代兽面纹方尊、西周的祖乙尊;瓷器中的宋代钧窑丁香紫尊;书法中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怀素的《自叙帖》、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及《刘中使帖》、苏轼的《前赤壁赋》;绘画中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等。
这些国宝如今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国宝隔海遥望,等待着破镜重圆的一天。
下一篇是《重金购买新中国迎回“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