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会的主题演讲中,有学者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西方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在非正规产业社会保险方面的经验,研究了非正规产业社会保险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为我国社会保险以及受保群体之间的衔接提供了新颖的研究视角。有学者从一个非常广大的视角审视发展经济中的几个重要变量,并提出了这几个变量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为今后在宏观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选题。关于资源价格问题,有学者就当前能源战略被空前重视为背景,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资源价格的形成机制,并进一步讨论了这种机制下企业和政府可以采取的对策。此外,还有学者关注到了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并以当前信息社会发达的媒体传播为背景,深入分析了经济学家乃至其他社会学者与媒体之间的互动问题,强调了学术争论应该在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逻辑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学术对话无从谈起。青年学者应该以问题为导向,特别是以中国的问题为导向,理论分析中要有数据支持,要熟练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工具。
在宏观经济理论研究方面,部分学者分析了社会财富分配对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稳定性和收敛性的影响,以及均衡时社会财富、国民产出、个人消费和储蓄、资本和水平进出口的决定。他们通过一个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发现,在短期内政府增加资本收入税不仅可以增加居民消费,而且可以刺激人力资本积累,从而刺激短期经济增长。还有学者在统一的技术选择模型框架内研究了发展战略与自生能力、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发展战略对经济收敛的影响。
在区域经济研究方面,有学者在一个两级政府框架下,构造了一个包含初始禀赋差异的FDI税收竞争模型,发现地方政府之间的纳什(Nash)竞争将损害处于优势地位的地区,采用最小化社会福利损失的中央财政税收政策可以减少地方竞争的扭曲。针对中国区域经济方面的问题,一些学者使用博弈模型研究地方政府竞争,发现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地区之间应该在共同利益最大化中解决这个问题。
在银行和融资问题方面,有学者基于社会资金流动的视点,构建了一个商业银行制度演进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银行的经济性质是社会资金流动的管道,银行的基本功能是为经济活动中的资金流动提供支配性管道服务或纯粹性管道服务,中国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路径,是从原来的国家融资工具向社会资金流动管道转变。在股票和金融市场发展方面,有学者检测了中国证券市场和英、美、日、德等成熟市场以及香港、新加坡等新型市场的融合程度,并分析了转型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对我国金融管制的影响,提出转型中金融管制的放松不应该是完全放弃,而是建立更有效更符合转型经济规律的金融管制。
本次论坛上交流的论文,无论从所研究问题的重要性,还是理论的前沿性,乃至方法的先进性上看,基本上可以代表国内青年学者研究的一个较高水平,研究的领域也包含了当前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前沿和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