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辽阳市实施职业教育“金桥工程”

2005-11-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振国 我有话说

坐落在山间的辽宁省辽阳县吉洞中学,是一所办学30多年的农村初中,今年破天荒有39名毕业生升入县中等职业学校。

校长王恩雷始终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毕竟是学校开办以来第一次有这么多的学生升学,加上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共有72名,升学率提高了21%,其中升入职专的学生比2004年增加了30名。当了多年校长的他对记

者说:“抓两头才是完整的。”

所谓“两头”,前头指的是尖子生,后头指的则是“学困生”。“学困生”毕业后大多数直接进入社会,这些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农村进入小康社会的进程。从2004年开始,辽阳市政府实施了“以两次分流、两次架桥”,“初职中职教育一体化、中职高职教育直通车”为主要内容的辽阳市职业教育“金桥工程”,创新办学模式,大力推动后备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完成“第一次分流、第一次架桥”,实现“初职中职教育一体化”

前几年,在辽阳农村,高中阶段招生规模太小,从而形成“瓶颈”,有限的高中阶段资源又被“普高热”夺走,使得农村大多数初中毕业生因升学无望而辍学;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能力和水平有限,多功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农村多数初等职业教育质量较差,缺少基地、师资、教材、经费和设备,甚至有的形同虚设。许多学生由于学不到真正的就业本领、也看不到就业前景而敷衍学业。

一位校长说,初中辍学表象是在初三,学不会,坐不住,可实际上在初二时“链条”就断了。学生流散于社会或农村,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

对于这些学生当然不是推出去,而是拉回来!辽阳市实施的所谓“二次分流”,一是指普通初中依托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与中职学校联合办学,将初中三年级对文化课学习有困难的“学困生”,或想升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集中起来,举办中职预备班,单独授课,此为“第一次分流”。中职预备班根据学生接受的实际适当减少难度进行中职预备教育,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各占50%。对中职预备班进行全面验收合格后,市教育局给予每生补助300元。以“双重”身份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免试升入对接的中职学校,完成“第一次分流、第一次架桥”,实现“初职中职教育一体化”。

二是采取“3+3”或“3+2”办学模式在中职学校开设高职预科班。2004年起辽阳地区多数的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签定《联合办学协议》,中考升学采取中职、高职“双学籍”办法,前三年,这些学生以“双重”身份在中职学校的高职预科班学习,完成中职阶段学习后,学生除就业的以外,后两年免试直接升入合作的高职继续学习,完成“第二次分流、第二次架桥”,实现“中职高职教育直通车”。

通过办学模式的创新,在辽阳区域内的初职、中职、高职三个层面上的师资、生源、实训和就业基地等多方面的互补和共享,实现了合作校的多赢,建立了互相融通,纵横交错的职业教育立交桥,实现教育面向所有学生。

班级后30%学生如果不能升入职业院校,那么班上的老师年度考核就不合格

“富不学习,富不长远;穷不学习,穷根不断”,这是当时吉洞中学在致家长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朴素而真诚。种植班的学生三十多个都是老师苦口婆心劝回来的厌学生。

“孩子学得本事走出大山,成就了个人、家庭和社会,”辽阳县教育局副局长郎喜维说:“全县每年有300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在家待业,我们要把这些‘落地果’都捡起来。职业教育就成为最有效的途径。”

何亮权副校长对记者说,学校每年初三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约占60%―70%,还有30%―40%的学生没有着落。如果没有职业教育,他们在社会上只能任凭命运的摆弄。辽阳市教育局局长张春雷在介绍体会时说,学生学习不过关,可能只是一个残次品,而思想道德不过关,则会成为危险品。所谓“学困生”如果得到合适的教育,那将是我们的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他说:“金桥工程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使得大部分本来不能升学的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处处体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理念。”

为此,辽阳市已建立了全新的评价机制,对担任初中三年级的教师主要考核班级后30%学生的教育和出口问题,如果这些学生不能升入职业院校,那么班上的老师年度考核就不合格,而不管班上学生多少升入重点高中。对成绩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2005年教师节市政府表彰会,还单独为中职预备班教师留出15%的名额。

由于职业教育面向了学生的大多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激发了学生的激情,从而影响和带动了一批学生报考职业院校。2005年辽阳地区中职招生比2004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