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前后读到两篇报道,很有感
说的都是塑料袋,说的都是环保问题。的确,塑料袋引起的“白色污染”,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不管是买衣物,还是买食品,甚至是买图书,凡店必备“袋”。购物提供塑料袋,不知何时竟成习惯,可怕的是,它竟成了民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因“袋”之多,无处不在,它造成的污染而之大,就自不待言了。
说到生活方式,便捷并不是判断其合理与否的唯一标准。塑料袋刚兴之际,有人因其快捷、方便,把它提到“人性化”高度予以推崇。是的,商家应与人方便,多为消费者着想,为消费者提供方便。但现在看来,方便并非就是人性化。人性化者,还应当符合“人的全面发展”。事实上,现在看来,这塑料袋的泛滥,恰恰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小的挑战,令人们为之头痛不已。
要遏制“白色泛滥”就得有实际行动。北京书市的“强制措施”,令人欣慰,但是否还有其他更为持久有效的措施呢?事实上,一些地方,正在引进国际推行的消除“白色污染”的办法,也即用经济杠杆控制塑料袋使用量。上海、青岛等即是如此,用一袋,收1到5角钱。据反映,此举颇为奏效。有识之士认为,这种有偿使用,会令“商家、顾客、社会”三赢,并能有效地、潜移默化地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之向着真正科学、文明、人性、理性的方向发展。
在治理“白色后遗症”一事上,政府不应缺位。塑料袋造成的污染,以及一次性塑料饭盒及其他塑料包装的泛滥,是政府必须予以关注并加以彻底解决的问题。从治理上讲,这类问题的处理,宜早不宜迟,因为当人们使用塑料袋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时,需要解决的就不是简单的管理细节问题了,而是改变人们固有行为模式的问题了。
塑料袋之类,看似小事,但放到国家建设的大盘子里考虑,就不是小事了。认真细致地解决好这类容易被忽视的“小事”,是对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