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迎评促建 德技相长

2005-11-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姚颂平 我有话说
经历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学校都体会到,评估对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发展前途是客观准确的验证,也是动力巨大的助推。对于上海体育学院而言,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既是检验成果、寻找差距、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的重要契机,更是促进改革、建设和管理,走内涵发展之路,使学校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
展的难得机遇。

办学传统和特色是高校的灵魂和基石,决定学校办学的品位和层次。在迎评促建工作中,上海体育学院首先认真总结了50多年来的传统办学思想,以及对这一办学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以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上海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创立的第一所体育高等学府,首任院长吴蕴瑞教授是我国现代体育科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副主任、副主席兼上海市体育分会主席、中国体操协会主席、上海市体委副主任等职。早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主修《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后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体育,获硕士学位;先后到英、法、德等各国实地考察体育,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育教育思想。

1952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同志请吴蕴瑞教授筹建我国第一所体育学院――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后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1952年11月,吴蕴瑞先生出任华东体育学院院长。吴蕴瑞先生担任院长后,按照现代体育教育思想理念,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确立了办学思想,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蕴瑞先生竭力反对“身心二元”的说法,认为体育的真谛在于“运用身体之活动,以教育我人”、“体育教师的责任,在于发达儿童之身体,重于培养儿童之品格”;认为“体育主旨不在于练成粗腕壮腿,重在团体道德的培养,吾们在今日提倡体育,不仅在于操练个人的身体,更要藉此养成团体合作的精神”;认为“欲明人体之性质,须知生命之生物学的基础及其进化至目前状况之路径”;认为“个人绝对不能与社会隔离,一方面社会之存在,全赖个人之间之合作,社会之盛衰,个人之健全与否左右之,故个人与社会有密切之关系”等等。综观先生的著作,发现他的体育教育思想不仅当年处于领先,而且至今仍未过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吴蕴瑞先生办学思想的核心是培养人,他在国内首次回答了体育学院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一办学思想是上海体育学院一笔无法估价的宝贵财富,始终指引着上海体育学院的本科教育教学。同时,随着各个时期党和国家对高等体育教育不断提出的新要求,体育事业的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上海体育学院划转地方为主管理后积极融入上海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大环境,以及不断出现的新的社会需求,这一办学思想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得到发展和发扬光大。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吴蕴瑞办学思想,在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全院上下反复总结,把吴蕴瑞先生的办学思想精髓归纳为“身心一统、德技相长、文理兼修、服务社会”十六个字。前十二个字强调了三对统一关系,即身体、机能和心理的内在统一关系,思想道德水平与运动技能水平共同发展提高的统一关系,掌握各类知识的统一关系,总的反映了体育学院应当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服务社会”则是指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强调要培养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人。

对吴蕴瑞办学思想的总结和归纳成为上海体育学院迎评促建的重要成果之一。为了深化和扩展这一成果,按照党和国家对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结合2008年北京将举办奥运会、上海将于2020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我们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发展吴蕴瑞办学思想的内涵,这就是:

第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调质量、规模、结构与效益,竞技与人文,本科教育与研究生培养,教学、训练与科研四个方面协调发展;

第二,体现时代特征,强调按照国家体育事业发展需要,依托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继续坚持体育特色,谋求新的发展;

第三,结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明确提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体育人才”。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时期上海体育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同时形成了“身心一统、兼蓄竞攀”的具有体育特色的校训,从而为上海体育学院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

在评建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牢牢把握好“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二十字方针的内涵,坚持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就能够在回顾历史、总结当前的基础上,找到今后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切实促进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作者系上海体育学院院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