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化带来新变化

2005-11-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刘先琴 通讯员李天良 我有话说
“火得很,天天爆满,要住家庭宾馆,那得提前预订!”提起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焦作沁阳九渡村的不少村民依然津津乐道。九渡村原是太行深山区的一个偏僻小村,多年来信息闭塞,贫穷落后。目前,仅靠旅游一项,九渡村村民的年收入就已超过4000元。

村民们说:“以前穷,主要是老思想作怪!”三年前,市里协助当地建立文

化中心后,省市专家的市场经济知识讲解,使广大村民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依托本地的良好生态资源和淳朴民风民情,他们办起了丹河峡谷风俗游,形势逐渐看好。

文化中心给九渡村带来新变化,这在焦作并非个案。从2001年起,焦作市以文化活动为切入点,在全市实施“千村宣传文化阵地工程”,截至目前已建立农村文化中心1737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5.5%。文化中心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活跃群众生活、服务农村经济、提高健康水平等“四个方面的作用”,深受农民欢迎。最近,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农业部对此进行专题调研,给与充分肯定。

文艺活动充实业余生活

加强农村文化中心建设,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的迫切需要。焦作市委书记铁代生告诉记者:“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民群众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迫切,但是,农村文化生活的内容和方式还普遍比较贫乏。如何保障他们应该享有的文化权益?焦作致力于大力加强农村文化中心建设,使其成为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群众活动场所。”

在各个农村文化中心,焦作市都要求普遍建立“三室一场一校一台”,即:广播宣传室、综合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篮球场,现代农民学校,小戏台;建立思想教育、文体活动、科技服务“三支骨干队伍”;成立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计生协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和老年协会等“六会”。这些设施和机构的建立,为广大农民经常、就近、有选择地参加思想文化活动提供了有效保障。

博爱县阳庙镇杨庄村,以前村里文化生活贫乏,打牌赌博、酗酒滋事、烧香拜神等不良现象屡禁不止。2001年5月群众多方筹资4万多元,建成了灯光球场、图书室、棋牌室等,并购置了彩电、影碟机以及1000多册图书、170套演出服装、16种乐器。如今,这里已成为当地农民的精神乐园。广大农民饭后、茶余、农闲时间来到这里下象棋、扭秧歌、唱戏,一些喜爱戏曲的戏迷们还成立了小剧团,隔三差五地在村里演出。去年春节排演的大型现代豫剧《花喜鹊》,甚至吸引了不少周边乡民,杨庄村已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文化村”。

道德评议倡导文明风尚

焦作市委副书记王太峰一直是农村文化中心建设的积极推进者,他说:“随着农村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人际关系、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将受到巨大冲击,各种社会矛盾将更加突出,各种利益之间的协调平衡更加困难。不少事情,党委政府鞭长莫及,文化中心却大有作为!”事实证明,各地的文化中心建成后,在配合党委、政府开展普法、计生等专项教育;推行村务公开,增强农民民主法制意识,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马村区待王镇东孔庄村,村里的道德评议会由于主公道、明是非、扬正气、斥歪风,被村民亲切地称为“道德法庭”。村里有个姓郝的80多岁的老汉,翁媳关系不和,老人长年住在闺女家。道德评议会的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连忙登门对老人及其儿子、儿媳讲法律、摆道理。经过多次努力,终于,误会消除了。如今,老人一家处得和和睦睦。多年来,不少村的文化中心都坚持每年评出若干“文明户”,大张旗鼓地予以奖励。有的村还由村委会出资,坐飞机赴深圳、珠海等地观光旅游。

文化中心道德评议工作的开展,有力促进了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好转。在2001年焦作市开展的平坟扩耕工作中,广大农民摒弃传统观念,积极支持政府的工作,短短1个月时间,就清除坟头80万个,扩耕近万亩,实现了千里平川无坟头的目标。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焦作市已有国家级文明村镇3个、省级文明村镇4个、市级文明村镇28个。仅解放区一个区就评出双文明户3800个、“五好家庭”270个、好婆婆182人、好媳妇200人、好妯娌310人。

科技知识开启致富门径

各地文化中心建立后,如何利用文化中心这个平台,将文化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这是焦作市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温县北冷乡西南冷村和招贤乡仓头村抓住村里从事怀山药种植、加工的农户较多的实际,经常在文化中心举办怀山药种植、加工培训班,邀请县科技局、农业局的专家来讲课,帮助农民解决了生产技术难题,使200多户农民致了富。据统计,温县农村有40%以上的农户通过农村文化中心掌握了1至2门致富技术,走上了富裕路。

从知识中获取致富门径的农民开始渴求知识,各地及时开展了“书架工程”活动,发动各行各业为农村文化中心赠送书架、捐献图书。博爱县苏家作乡苏家作村80%的农民置办了书架,每户存书都在50本以上。尝到了甜头的博爱县苏家作村农民杜成祥更是四处游说,“想致富不看书不行。原来叫俺买书俺还不愿意,后来发现书里的学问大着呢。现在只要有好书,俺不惜一切代价。”2002年春节期间,他一人就买了400元的书。

三年来,焦作市文化中心共建立书架6400多个,藏书380多万册,其中科技类图书占70%以上。其中,孟州市还协调有关部门共同投入460多万元实施网络村村通工程,287个村文化中心,全部配有微机,不少农民学会了网上谈生意、学技术、咨询问题。焦作市委宣传部长王长松认为:“服务农民,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基本方法。服务农民生活,服务农村经济,是农村文化中心建设的主题。农村文化中心的生命力最终要体现在服务上。从焦作的实践看,农村确实需要,中心确实管用,农民确实欢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