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名青岛旅游学校学生被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录取。青岛职教学生的风采开始在特区展现。
此前,青岛旅游学校已选派1400多名学生出国学习、工作,足迹遍及四大洲10余个
据统计,国际劳动力市场每年有3000万人次的需求,非洲、亚洲许多国家都在这个方面作出了大文章,印度劳务输出创造的收入已占到其年进出口总值的10%以上,而我国则不足1%。打造外向型中等技术人才,是青岛职教牢牢抓住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青岛旅游学校的前身是成绩并不出众的青岛29中,投身职教10年来,青岛旅游学校快速发展,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2年又成为山东省首批开办的“三二连读”五年制大专学校,它的成功,正得益于坚持就业导向下的外向型办学方针。在学校举办的一次百名新生问卷调查中,65%以上的学生表示,报考这所学校的主要动机是“能获得赴境外发展机会”。
在本地初中毕业生人数下降、各类职业学校招生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青岛旅游学校开始尝试“东西部百校合作”的作法。来自宁夏、安徽、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西、广西等地的学生不断充实进来,一批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中华职业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到青岛考察,在了解了青岛旅游学校外向型办学的成果后指出:“东部地区的劳动力走向国外,西部的劳动力走向东部,这样,我们整个劳动力的素质就提高了。”
外向型办学方针对学生、教师、学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岛旅游学校提出,打造“三高”学生,要求学生做到高知识、高技能、高诚信,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考评机制,引入了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1999年,东方航空公司在青岛旅游学校招收了第一批空乘人员,此后,青岛旅游学校与国内外十余家航空公司建立了联系,为众多志在蓝天的青年人打造起飞平台。通过在境外实习、工作,很多“三高”毕业生在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后,获得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在学校的一次调查中,曾赴国外工作的377名学生中,考上国内外高校的142人,出国工作30人,自主创业11人,其他人员就业情况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