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坚持“成人与成才并重,科学与人文结合”的教育理念,从早期的“基础+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成了现在的“重基础、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特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观云测天”的优秀人才。
早期“基础+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基础扎实是学校高级应用人才培养的一大特点,体现在从教学计划、培养方案的制定到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例如,在大气物理专业的最初教学计划中(五年制),数学类课程占总课时的1/6,达484学时,物理240学时,流体力学128学时。“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大”成为气象行业对该校毕业生的一致赞誉。
根据气象工作的分工不同,学校将气象行业的分工专业化,将业务工作课程化,设置了大量的气象业务课程。业务课程分两类,一类为业务实用课程,主要培养当时从事气象行业所需要的技能;另一类是业务发展课程,将当时气象行业尚未普及应用的但又是处在业务前沿的技能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可以发挥作用。18年内学校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人才,改变了中国气象事业起步阶段专门人才缺乏的状况,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气象台创造实践高平台
气象台一般都设在气象局,而在南信工的校园内却也拥有一个气象台,这是目前高校中唯一的气象台,它的规模和水平均达到省级气象台标准,它既是参加全国短期天气预测会商的八大台站之一,也是南信工学生的主要业务实习基地。
建校之初,南信工就建立了气象实习台,作为学生的主要业务实习基地。上个世纪80年代,学校投资300多万美元购置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多普勒雷达、人工气候箱和大型计算机,创造了良好的教学、实习和科研条件。
90年代后期,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发展迅猛,气象台站的气象预报业务从纸质天气图预报方法,更新为基于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进行的无纸化天气预报作业。为了避免教学与业务实际脱节,学校于1996年将原气象台独立设置,投资410.2万元,加强气象台建设,保证了教学实习条件与气象业务实际发展、气象科技发展同步。学校还大力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先后在26个省、市气象局建立了天气预报、防雷等专业实习基地。
今日“重基础、强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高水平的大气科学学科是顺利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南信工的学科发展实行国家级、省级和学校三级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气象学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天气动力学、大气探测与大气遥感、农业气象学、气候学等5个学科是省部级重点学科,学校还确定了9个校级重点学科。同时,大气科学专业发展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应用气象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还建成了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并于2005年被江苏省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学校大气科学类学科现有教授60人、副教授33人,硕士生导师73人,博士生导师43人。天气动力学、气候学等学科梯队先后获“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称号。学校支持教师申报和承担科研项目,通过开展科研活动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升,优化了学科梯队结构,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优化,也促进了学生实践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毕业设计(论文)水平的提高,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重基础、强实践的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南信工一直是中国大气科学科技研究的基础力量,1978年以来,已有107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目前,学校大气科学在研项目9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7项,其他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6项。南信工大气科学类专业的教师中近50%有出国合作科研、攻读学位的经历,骨干教师都有一次以上的国外长期访问、合作的经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提升教学质量和紧跟学科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