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自主创新:把技术与经济融为一体

2005-11-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技术与管理专家 朱高峰 我有话说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更好地贯彻自主创新精神,必须正确、全面地理解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含义及其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

自主创新涵盖经济活动中能产生新效益的各方面

创新有多方面含义和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但我认为,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谈到的“创新”,不是一般的泛指,而是专指经济、技术领域的创新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技术创新。这里要强调一点,所谓技术创新,并非单指技术领域内的活动,而是涵盖了经济活动中能产生新效益的各方面。

上世纪初,奥地利学者熊彼得全面地研究了人类的创新活动,分析了创新与社会经济增长的关系,首次提出了系统的创新理论。他在1912年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种组合包括 1、开发出一种新的产品或者提供一种产品的新的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制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熊彼得的创新概念涵盖是十分广泛的,包含了一切可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活动,这些活动可能与技术直接相关,也可能与技术不直接相关,但其目的是要产生效益,获取利润。

我国1999年技术创新大会后,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提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决定中的表述与熊彼得的论述在精神上是完全一致的。

从上述创新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创新有两个突出的特点:非必须首创和必须有经济效益。

首先,创新不等于创造发明。创造发明必须是首创,因此申请专利要经过查新程序,即检查以前是否有人作过相同或相类似的工作,如果有则不能被授予专利。但就创新而言,只要是企业没有采用过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没有生产过的新产品,对企业来说就是创新。

第二,创新必须要带来经济效益。创新是要由市场来检验的,一种产品或经营管理方式,无论技术上有多完善、多先进,如果不能带来效益,就不能被称为创新。其实,各国授权的大多数专利发明,由于生产成本、生产工艺等因素的制约,是不可实现的。这些没有经过工程化、产品化,未能经受市场检验,不能带来利润的发明,就不是创新。同时,一种新制度、新方法,即使没有太多的技术内容,如果能为企业带来效益也是创新。美国的戴尔公司在计算机全球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组织和营销方式,使IBM、惠普等其他著名计算机公司几乎难以招架。这当然也是创新。

顺便说一句,关于“科技创新”的提法,科学技术界在概念上还存在争议,建议不宜笼统称为“科技创新”,而明确提技术创新。“科技”是中国自创词,在外文中只用“科学和技术”,但找不到“科技”的对应翻译。科学和技术之间有密切关系,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有其内涵、外延和特点。用“科技”来概括,虽然从文字上看是简洁了,但也容易混淆两者之间的区别,造成误解。

创新的实现依赖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总的说来,创新有五方面要素。

第一,创新要有动力。为何目前我国的创新状况不尽如人意?一个首要的问题就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尚在转轨过程中,企业业绩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企业本身或市场,而是依靠外部因素,往往一个政策的出台或改变,甚至政府部门某个领导人的一句话就能影响企业的业绩,甚至存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负责人往往把精力集中在争取优惠政策或构造各种关系上,而不是集中在需要“修炼内功”的创新活动上。

第二,创新要有资源,包括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从资金上说,我国企业普遍有困难,对于创新的投入往往捉襟见肘。但这不能成为拒绝创新的理由。须知只有创新,生产出属于自己公司的拳头产品,进而占领市场获得利润,才能从根本上走出资金的困境。当然在这期间,国家也应该积极扶持,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某些具体困难,采取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提高折旧率等政策支持措施。

我国的人才问题从总体上讲不是数量上的缺乏,而是不能人尽其才。我国的几大汽车生产企业,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但由于在技术上受外方控制,不能进行自主研发,基本上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其中的一些人在跳槽到国人控制的中等汽车生产企业后就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当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成长途径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

至于技术,在现有情况下,一下子要企业从内部产生大量的自有技术是不现实的。但技术可以从外部引入,包括国内和国外,包括购买和合作。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从国外购进了大量技术,只是效果不好,其中因由将在后面重点论述。

第三个要素是组织。有了动力和资源,如何组织也是个关键的问题。组织包括企业内外两个层面。首先企业内部必须要有相应的机构进行自主研发,并承办购入技术的使用、消化吸收和改进提高。这个机构的功能与生产车间或一般的生产技术管理不同,必须要有其特定的组织方法和工作方式。而目前我国大型企业中还有一半左右没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更不要说中小型企业了。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科研力量普遍不强,必须加强同外部合作。过去,我国也由政府牵头组织了大量的产、学、研三结合活动,但不成功的案例居多。应该说,产学研结合是自主创新、加强企业竞争力的一条很好的途径,过去之所以败绩居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主体和目的不明,没有明确这是一种以企业盈利为目的的创新活动,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因此,往往陷于就技术论技术,反而使企业处于弱势一方。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要吸取这个经验教训。

第四个要素是制度。有了组织,还要有制度保证。相应的,制度也分为组织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两个层面。企业内部应有各种激励制度,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内的各种晋升评比要从以论文为主转变到以实际效果为主。

在外部制度上,我想着重谈一下“成果转化”。“如何提高成果转化率”曾经是科学技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个人认为“成果转化”是行不通的,“成果转化率”也是不可能大幅度提高的。成果转化就是要把包括高校在内的科研单位研究出的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但这些“成果”往往是科研单位自行选择的项目,作出原理性样品后再请相关专家进行基本上没有通不过的鉴定加以认可。但是由于科研单位的性质,立项之初往往没有经过充分的市场需求调查,研发过程中没有进行经济分析、制定具体的成本指标考核标准,形成“成果”后也没有相应的市场前景预测。这样的“成果”要企业如何有胆量去转化 成果转化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技术、经济两张皮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科研单位找企业,换句话说,就是项目找企业,而不是企业找项目,企业很难成为主体。

国际上并没有成果转化的说法,而比较通行的做法是技术转移,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最根本区别在于主体不同。所谓“转移”,是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从外部购买或采取合作的方式,把技术转移到企业内部来。自始自终,企业牢牢地掌握着选择的主动权。

第五个要素是结果。要建立起完善的结果评价体系,其中应有直接指标,如销售收入的增长、利润的增加等,和非直接指标如研发收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增加值率的提高、节能节耗率等。

构建完善的创新工程链

不同角度对创新的各种分类不同,这里只列举两种。从创新的内容来看,可分为原始创新和模仿创新;从创新的方式来看,可分为单项创新和集成创新。

顾名思义,所谓原始创新就是指前无古人地提出创意和思想,经过一系列研究活动,最终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并取得效益。模仿创新或称跟随性创新,也不是单纯“依样画葫芦”,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进提高。要知道,单纯的仿制不仅难以超越被模仿对象,往往连原有水平都达不到。不但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甚至还可能成为“过街老鼠”般的假冒伪劣产品。

集成创新就是把各个已有的单项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产品或经营管理方式。即使每个单项并没有新的成分,集成组合起来也可能产生新的功能,或新的产品。集成也分为纵向集成和横向集成。

为了说明纵向集成,我们把工程实践中的各个环节构成一个工程链:

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营销(工作流程)

思想-样品-产品-商品(相应的实物流程)

纵向集成就是要把链中各个环节有机地整合成一个整体,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活动。目前我们在工程链的组织和管理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同时在各个环节中,我国最薄弱的是产品设计和工艺制造技术。

横向集成指不同的专业领域之间的集成。以前不久发射成功的神舟六号飞船为例,飞船的研制成功,需要材料技术、发动机动力技术、设计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生活保障技术、安全技术等各个方面的配合。目前我国最薄弱、也是最急需加强的环节是信息技术对各个产业领域的渗透,例如,机电一体化是工业的基础,可到目前为止,我国各个工业部门的工作母机基本上都是进口的,虽然近年来也制造出了不少国产数控机床,但基本是低档产品。即使是这些低端产品,数控部分也还是要依赖进口。毫不夸张地说,至今我们工业基础中的基础还掌握在外国人手里。

企业自主创新的路径选择

想要把自主创新搞好,首先要弄清自主的含义。从字面上看,“自主”就是自己作主的意思,那么自己指谁,要做什么主?所谓“自己”,从企业创新的角度来看,当然是指企业。从国家层面来看,是指国内资本控制的企业群体。所谓“做主”,并不意味着一切都要自己做,而是要起主导作用。主导的内容包括 1.项目选择,即要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项目。但在某些新技术、新产品出现之前,市场不可能有现实的需求,因此要把市场调查和前景预测结合起来。在产业技术越来越前沿化、融合度越来越高的今天,这样的决策对企业来讲是非常困难的,需要企业领导人具有丰富经验和高度智慧。2.资金筹集。资金来自于内部的折旧和利润,也来自于外部的资助和融资。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是通过银行间接融资的,随着金融事业的发展,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此外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战略投资也将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企业理应从现在开始就筹划好应对措施。3.经济技术指标的确定。企业必须根据预测的市场需求,明确提出技术参数成本、工艺复杂度等经济技术指标,对新产品是这样,对新工艺等也应如此。当然指标制定之初不可能很完善,也要掌握好张弛之度,以免束缚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4.组织方式的确立。是在企业内部自己进行,还是吸取外部力量到企业中共同工作,或者前期在科研单位,后期转移到企业,都要根据工作内容,具体筹划确定。5.在创新中,企业还要确定研发的时限进度。否则就很可能被市场甩在后面,被别人占了先机。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自主创新类别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类。这三类中,原始创新的难度最大,把它放在首位是必需的。但从数量上来说,鉴于我国目前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原始创新不可能,也不应该占很大比重。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上看,也没有一个国家的原始创新能在创新整体中占有最大比重。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的方式,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情况下尤为重要。这也是我国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一般来讲,单纯的技术引进比较少,更多的是以设备带技术。我们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就引进了大量的设备,但创新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情况下买了装备却没买来技术。其实日本、韩国在发展中走的也是这条捷径,为什么他们成功了,我们的效果却不理想呢?这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是两个独立的体系。具体说来,企业引进了设备,只负责制造产品,却不承担相应的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任务,也没有这方面的资金。平心而论,企业的技术力量也不足以承担如此重任。科研单位有实力,却接触不到设备,而两者因为属于不同部门管辖,缺乏横向联系。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没有彻底解决,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大多数企业只有买设备的钱,没有买技术的钱,更没有用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预算。

同时,引进设备所带来的技术也是有层次的,包括生产技术、设备运行技术、产品开发技术、产品设计技术、测试检验技术等。应该说多数企业比较好地掌握了生产和运行技术,但至于其他技术,尤其是设计技术,企业消化得很少。至于产品开发技术一般来说对方是不肯转让的,不少引进单位争取也不够。

以上两个原因造成我国企业不能自主地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依靠不停地引进升级设备实现产品更新。这就是所谓“反复引进”。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应该是花大力气加强对已引进技术项目的消化吸收,改进提高,这是花钱较少、效果较好的路子。今后也还要继续引进,但应做好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

以上三种类型的自主创新中,在我国现阶段,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应该是大量的。除了量上的区别,一般说来原始创新的源头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之后才有企业的介入。而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主要在企业,因此企业的创新活动主要应是后两种类型。

很多人提出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这当然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面对西方国家的一些限制性措施,但不能因为这样就忽视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应该看到,一是所谓核心技术也是有档次的,只要不是特别敏感的技术,我们还是应该尽量争取。二是在引进设备过程中,在大量生产实践中,在和外国专家共事中,我们都应该做有心人,这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三是就算必须要从头做起,也还应该大量借鉴国外的文献资料和可能得到的实际情报。

提升创新能力,首先要改变经济、技术两张皮的现状,其根本方法就是要从体制上把技术和科学分开,让技术和经济紧密地结合到一起。对企业而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管理规定,在引进中,要在确定项目就提出具体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任务,这样才能真正“买到”技术,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营造企业创新的有利环境

在具体创新活动中,还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不同技术来源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述,企业所需技术可以是内生的,也可以是外来的。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经济技术实力都还不强,内生技术不多,要大量借助科研单位和高校的研发力量。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科研单位很难在研发过程中注意到生产技术问题,导致企业在技术应用过程中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使得企业对国内科研单位的信任度不高,往往更偏向于向国外同类型企业购买成熟技术。而科研单位也总会埋怨企业“崇洋媚外”,对他们的要求太苛刻。这种由于体制所引发的问题还要双方共同努力逐步解决,这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是重要的任务。

此外,我国企业从国外引进技术时,大多数是从同类型企业中引进成熟技术,很少同外国科研机构和高校联系。这大概同我们所处的阶段有关。随着我国企业的发展,还应该加强同国外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联系,采取技术转移和合作等方式,并在整个过程中掌握主导权。

2.技术与制度的关系。技术是内涵,制度是保证。从保证角度来讲,一是企业内部要建立技术开发的固定机构和针对特定项目的临时机构,二是要制定折旧、税收、信贷政策等资金保证制度,三要保证工作条件,营造相应的氛围。

3.高技术与创新的关系。从创新的定义可知,单纯的高技术不是创新,高技术必须产业化,取得效益才是创新。高技术产业的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通过技术上的垄断获得高额利润。对中国来讲,目前我们所指的“高技术产业”是参照国际通用分类来拟定的,实际上大部分企业只做了其中的劳动密集部分,即组装环节,而技术密集部分仍留在国外,研发投入、利润也都在人家那里。现在,我们大力提倡自主创新,就是要从组装向两边延伸,一是向产品研发、设计延伸,另一边是向销售、品牌延伸。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向真正的高技术产业接近。

另一方面,高技术领域的创新活动,还要注重用高技术和新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例如把信息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这是改变传统产业低效高耗、高污染面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最后要说一点,中国工业化时间还不长,多数企业、多数劳动者还没有接受过大工业生产的锤炼,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完善、不严密,规章制度的执行不严格,员工还没有培养起照章办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行为规范。在工业化的路上,中国还要补上科学管理的课。我们必须加强日常运行管理,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认真踏实的精神,老老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打好社会的基础,才能为大力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最基本的条件。否则,创新活动将成为空中楼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