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秦皇岛职业教育“以变应需”破解就业难

2005-11-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谷云华、傅春秘 我有话说
“我们这里还需要一批幼教专业的毕业生,求您再给预订一下。”“我是北京人,我孩子想到秦皇岛上职校,请您帮助介绍一下。”像这样,用人单位招工、家长为孩子上职校的“求”人电话,河北省秦皇岛市教育局负责职业教育的杨艳华科长每天都接到很多。

全国许多地方职业教育严重滑坡,秦皇岛何以成为职业教育的香饽饽?

近年来,秦皇岛市职业教育转变办学理念,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抓住就业“龙头”,以变应需,通过订单培养、校企联办、校校联合等模式,使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订单及定向培养率达94%以上,职教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90%以上,其中订单履约率接近100%。

让市场做主

口头是虚,白纸黑字是实:

山海关船厂与卢龙职教中心签订了每年150人的订单;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青龙职教中心签订上百人的订单;北京外航服务公司与秦皇岛外国语职业学院合作办学,近百名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

连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都比较困难,秦皇岛职教生就业何以如此走红?秦皇岛山海关职教中心校长夏连海一语道破:“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量身打造什么样的人才。”今年7月,他们与国内几家高等院校同时来到海尔集团,然而海尔对山海关职教中心情有独钟,一次性签署了200人的订单。原因是那些院校为海尔推介“成品”毕业生,山海关职教中心却与集团商定双方共同培养的“订单生”。集团人事主管解释说:“我们企业与学校一起参与招生、面试,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设置,把海尔的企业制度、文化融入教学,并把海尔作为实训基地,学生从上学第一天起,脑子里就‘奔腾着海尔的血’”。

其实,2002年以前,秦皇岛市职业教育也经历了“毕业生送不出去,新生招不进来”的尴尬。由于生源满足不了招生计划,大量的职教资源被闲置,不少学校改办起了综合高中。

为打破职业教育困局,秦皇岛市职教人转变办学理念,主动出击市场,努力寻找职教与市场的“焊接点”,他们到宁波、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进行调研,及时了解市场用工信息。各职业院校以变应需,抓住与企业合作机遇,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山海关职教中心瞄准投资上亿元的金海粮油集团,面向企业定向培养100多人;市中专学校与首钢板材合作,开设了数控专业;青龙等各县职教中心也纷纷根据市场需求开设物流管理、家政服务、电子信息等专业。3年来,全市职业院校调整或新增专业20多个。

在“改”字上出真招

为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秦皇岛市职业教育在招生制度、管理机制、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强化技能训练,增加基础性、复合性的教育教学内容。

在管理上,突破正规学历教育制度,由过去的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变。各院校根据市场人才急需状况,制定长短并行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同时,对合格毕业生实行毕业证、技能证和就业证相统一的“三证”管理;在教学中,各校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请企业、专家对设置专业进行论证后,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以国际技术质量认定的形式,把实习实训技能、工作态度贯穿教学全过程。

目前,秦皇岛市职业教育步入“招生―培养―就业”一条龙良性发展新路。订单招生、定向培养的办学模式已由中等职业学校向高等职业学院延伸,学生就业渠道由本地企业向国内外知名企业拓展。全市中高等职业院校与国内100余家企业合作,职教生遍布全国,形成“品牌效应”。韩国、新西兰等国家的一些知名企业也与青龙县职教中心、市卫生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办学,每年向国外输出技术人员150多人,两校被河北省商务部门授予“外派劳务培训和输出基地”。

政府支持是不竭的动力

抓好职业教育就是促进经济发展。基于这种认识,秦皇岛市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再就业的重大举措。他们在全省率先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先后对原市财经中等专业学校、经济管理干部学校等6所中等专业学校进行整合,组建了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秦皇岛市中等专业学校等高标准、规模化职业院校,南戴河外国语师范学校也升格为秦皇岛外国语职业学院。

3年来,市、县两级政府通过采取拨款、借贷、政策扶持、吸纳社会资金等措施,不断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投资近4亿元用于中、高等职业学校扩建和图书、仪器设备的充实完善。从2003年开始,市政府每年从城市教育费附加中按照20%的比例,安排职业教育经费500万元;从2004年起,市政府连续3年每年拿出400万元,作为农村职业教育专项补助款,县级政府也设立配套资金。据了解,仅今年,秦皇岛市政府就投入1300多万元用于发展职业教育。

如今,秦皇岛市有越来越多的初高中毕业生走进了职业院校的大门,甚至出现大学生到职教“回炉”现象,在校生由过去不足2.8万人,发展到现在的4万多人,人均职教生居河北第一,每年向社会输送近万名优秀人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