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研究我国农村贫困及扶贫开发问题,河南省委党校副校长焦国栋教授撰著的《农村贫困问题研究》,对此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探讨。该书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九个主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了我国农村贫困的基本理论,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实践,重点分析了当前农村反贫困面临的新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政策措施。这些问题都是我国农村反贫困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无疑对于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顺利进行、提高各级政府的扶贫效率,对于促进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该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内容全面系统,体系严谨,逻辑严密。全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了我国农村贫困的基本理论、我国农村贫困的状况与特征、农村贫困的成因、我国农村反贫困取得的成就、当前农村反贫困面临的新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政策措施,最后分析研究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同时还研究了国外反贫困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二是该书是对建立中国特色贫困理论体系的一个有益探索。对于贫困问题,有人把它称为经济发展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有的把它称为“经济王国的沼泽地”。贫困的存在是一个无法回避和难以根本消除的客观现实,贫困问题的理论探索是一项十分复杂和艰巨的历史任务。但迄今为止,贫困理论总是被镶嵌在其他经济学科的理论分析中,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反贫困理论体系。该书比较全面地对我国农村贫困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有助于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贫困理论体系。三是消除农村贫困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任务,该书针对我国农村反贫困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的研究,对于当前和今后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顺利进行,对于2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