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载:北京什刹海,元名海子,即蒙古语水泡子,又称“后三海”,包括什刹前海、什刹后海和积水潭(又叫什刹西海),三水相连,为人工引导玉泉山水经长河汇注而成,面积共有34公顷。什刹海四周原有10座寺庙
上个世纪30年代起,每年从五月端午到八月金秋,什刹海准时开放“荷花市场”。在前海与后海之间300米长的南北长堤两侧,会即时搭建起一座座凉棚,专为喝茶、冷饮、品尝京味小吃所用,一些著名的饭庄、茶社,如“仿膳”、“漪澜堂”、“道宁斋”等也到这里摆摊营业。富贵人家可以在此订佳座,品茗茶、尝精点,自在逍遥;平民百姓也可以来喝豆汁、吃凉粉,其乐无穷。最有特色的食品,更属从“海”里采摘的莲蓬、鲜藕、菱角、鸡头米。荷花市场里还有各类小买卖穿梭叫卖,捏面人的、编蒲叶的、卖蝈蝈的、斗蛐蛐的;也有江湖艺人在此摆摊卖艺,说评书的、唱大鼓的、说相声的、变戏法的等等;长堤的东南侧还有一些专营民间工艺品、古玩字画的小店铺。当年的什刹海,整个儿一个老北京民俗风情的精华缩影,一幅地道的京城“清明上河图”。后来,随着世事的变迁,什刹海渐渐消沉了……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城市改造如火如荼,什刹海特色经济的恢复和整体布局的改造,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人们好像一下子发现了这片海,这个荷花市场“点石成金”的经济价值、开发价值和利用价值!于是,周而复始的改造工程一次又一次地降临到了什刹海身上,什刹海又热闹起来了!什么热火朝天的民俗小吃、什么巧夺天工的民间工艺、什么市井胡同的民俗风情、什么达官显贵的历史文化等等,什刹海的“身价”陡然间被抬高了好几百倍。这个昔日养在深闺里的“婉约女儿”,一下子变成了不仅在京城、而且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尽显风流的“光鲜女子”。
今年夏日,我曾两次去看什刹海。一次是在晚上,在酒吧一条街,在酒桌前朦胧的烛光里,人头攒动,灯红酒绿。一次是在白天,在橹摇船的随波逐流中,游览者喜不自禁,乐不思蜀。我发现,这里已经没有了民俗小吃、民间工艺、文化艺术,充斥眼前的只有酒吧、酒吧、还是酒吧!
望着那绿水沿岸比肩而设的酒吧、酒廊、酒屋,我不仅没有为这里独俱特色的“酒”文化、“商”文化、“雅”文化所感染、感动,却忽而有了一种陌生感、隔膜感和抵触感。为什么?显而易见,什刹海变了,面貌全非了,褪去了自然、纯朴、民俗和与世无争,变得雕琢、匠气还有些霸气。它已经不再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强烈民俗气息、丰富民间艺术的京华宝地,而成了一块筛金锻银的斗富、比富场所!
船行水面,又想起了荷花。几百年来,什刹海的重要景观之一,就是它的荷花、饱满的莲子、圆润的荷叶。年复一年,荷花像什刹海的女儿,每到仲夏悄然而至,把对什刹海的感情默默地倾注在圣洁的花朵和淡雅的清香中。在这片清新的水面上,曾几何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莲花,从来就有着她自由自在的生长天地,而且是年年岁岁花相似。旧人曾有诗曰:“僧舍无人满绿苔,新荷一顷雨中来。寺前多少冲泥客,谁为看花趁晓来。”但如今,什刹海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了……
我们乘橹摇船寻觅荷花,那么宽阔的一片水面,却只见到前海西侧窄窄的一线。上前观看,这荷花委曲得小花、小叶、小根径,细细秧秧地拥挤成一条,不禁令人黯然失色。遥想当年,不禁令人发问:是谁让花君子缺位?是谁让真性情远离?是谁让时尚者闯入?难道最大的经济利益真的可以如此这般地于民俗、民风而不顾,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吗?我想问:哪里不能建酒吧?哪里不能建高档消费区?为什么偏要把这片文史悠久、民情纯厚、水域自然的惟一宝地也商业了去?难道就真的没有其他更好的改造良方了吗?我茫然……
望着身边肤色各异、口音不同、其乐融融的观光者,我为自己不合时宜的想法而困惑。
此刻,身边的一位知识界前辈感慨叹之:我再也不想来这个什刹海了,因为它再也不是我心中的那片自然天成的什刹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