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16日至18日,在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的支持下,由北京大学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北京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文明
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副主题是“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来自全世界41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学者从经济、历史、哲学、大众文化、国际关系以及公共卫生等方面进一步将亚洲问题放到全球化的视野中进行了研讨。
关注东亚制造业重组后的影响
――访经济分论坛负责人姚洋
经济分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化条件下东亚制造业的发展”。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分论坛负责人姚洋认为:
近些年来,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的制造业有一个围绕中国的重组过程,中国现在成了东亚经济的火车头,成为了生产基地。其中主要有三个原因:中国劳动力多,劳动力素质相对来说比较高,土地相对比较便宜。过去七八年有一个制造业和商业的重组,对东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此次经济分论坛讨论的正是东亚制造业融合重组过程对东亚各个国家的影响。
虽然经济分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化条件下东亚制造业的发展,但并不局限于此,而是从东亚制造业谈开去,比如中国贸易的急剧增长对东亚国家的影响,对日本的影响,中国大量的资源消耗对东南亚环境的影响。我们国家现在提倡建设节能型社会,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原材料消耗较大,对周边国家是有影响的。这不仅是国内问题,也可能是国际问题和对外关系问题。
来自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学者发言;目前最有成就的华人经济学家黄有光从共赢的角度谈了中国的发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本次论坛产生了一批有很高质量的论文和发言。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教授题为《产品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约翰・布坎南教授题为《技能和一个转型制造业的可持续性》;澳大利亚金属和工程业的经验1980―1995》的报告、台湾大学经济学系许振明教授就1991―2002年台湾的制造业结构调整与企业资金来源之变动作所作的分析,都很精辟。(张蕾)
探索全球化、本土化下的亚洲大众文化
――访大众文化分论坛负责人王建副教授
“我们的最大特色就是‘杂’。”作为2005年‘北京论坛“大众文化分论坛的负责人,北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建副教授为大众文化分论坛作了这样的概括。
参加大众文化分论坛的学者超过70人,国籍几乎覆盖了亚洲所有的国家。菲律宾、孟加位等国家派出了文化教育部门的官员、大学校长等教育界高层管理者专程来参加论坛。大众文化分论坛的主题为:“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旨在探讨亚洲背景下大众文化的起源、形式、结构、功能和定位。论坛将着重讨论亚洲大众文化与外来影响之间的冲突,特别是全球化背景下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区域化浪潮下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本土化浪潮下不同文化对传统和创新的态度及对策。
“‘大众文化’这个概念很宽泛,所以我们的讨论范围也很宽泛。”王建介绍说,这次论坛既涉及大众文化基本概念等一般性问题,也会详细讨论具体国家的本土化生存和宗教问题的个案,还会从学理角度对大众文化在文学艺术和影视剧作中的本土化和全球化体现进行分析。大众文化分论坛有许多围绕文化“热点”问题的主题演讲。(贾子建)
利用全球智慧帮助中国和平发展
――访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教授
“论坛的意义在于交流,而又不仅限于交流。更重要的是,我们掌握了主动。以往国际关系学术界的交流活动,大多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讨论的也大多是欧美强国所关注的问题。而本次北京论坛国际关系分论坛的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真正由被动变为主动,以我为主,提出我们中国人所关心的问题,然后利用世界各国学者精英的真知灼见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利用全球的智力资源来帮助中国和平发展。”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教授在谈到本次国际关系分论坛的意义时如是说。
11月15日至18日,来自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位学者齐聚一堂,以“全球化中的东亚与美国”为主题,针对中美两国在东亚地区的相互关系、亚洲开放性经济合作,以及地区安全秩序等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与讨论。
作为本次国际关系论坛的会议主持人,贾庆国教授认为,本次论坛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韩国前外交部部长、现任韩国驻联合国大使韩晟舟不仅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外交官,也是一位对国际关系现实分析颇有见地的学者。在中国方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在中国国际关系领域的顶级学者几乎悉数到齐。
从本次分论坛的主题上看,鲜明地体现关注中国、关注亚洲的特点。对于亚洲来说,世界上新崛起的两个大国都在亚洲,国际政治的焦点问题与热点问题也大多在亚洲,亚洲已经成为民办关注的重点。对于中国而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了。目前在国际关系学术界,如果说亚洲是焦点,那么中国则是焦点中的焦点。相信各国从事国际关系研究的学者们都已经意识到,通过报章、杂志等新闻媒体了解中国是一回事,而亲自到中国来,分享其他国家学者的“中国印象”,面对面倾听中国学者的坦率声音则又是另外一回事。在本次论坛上,中外学者的坦诚交流不仅会使各国学者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概况有进一步的认识,对于中国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学术研究有更加具体的了解,更能够让中国利用世界各国知识精英的智慧来为中国关注的问题出谋划策。
在谈到论坛的发展趋势时贾庆国教授认为,随着全球范围内和世界视角中“中国热”的升温,北京论坛作为中国文化领域与学术领域的最高水平国际盛会,将会与上海论坛的经济作用、博鳌论坛的政治作用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中国和平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世界之窗,通过这扇窗,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姚佳威)
东西文明的对话
――访哲学分论坛负责人赵敦华教授
2005北京论坛哲学分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化时代的东西方哲学对话”,据分论坛负责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赵敦华介绍,本届论坛的议题不仅局限于哲学问题,它还把视野拓展到整个世界文明的领域。所以,哲学分论坛的主题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东西方文明的对话”。
相比于去年,本届哲学分论坛的议题不仅在范围上更加广泛,内容也更加充实,更具有现实意义。赵敦华说:“分论坛关注的不是一般人听不懂的、不感兴趣的狭义哲学,我们所指的哲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广义的哲学与现实问题绝不是脱节的,它是文明的基础、文化的核心。参加本届论坛的学者从哲学思维和自己的观念出发,围绕世界热点问题,讨论世界上最伟大文明的哲学基础,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探索不同文明如何共存、如何对话。”
赵敦华说:“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认识到,世界上一些根深蒂固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必须运用哲学思维,深入到文化层次中,才能寻求到彻底解决的途径。所以,参与本届哲学论坛的学者已不仅仅是哲学专家了。”
本届哲学论坛包含4个主题:东西方哲学的对话;儒教和基督教的对话;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儒藏》编纂的世界意义。赵敦华说:“其中尤其突出现实意义的是第二个和第三个主题。”儒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当前政治环境中最值得关注的三大文明,因为它们是当今世界很多问题的焦点所在。本届哲学论坛的重心也正是探讨这三大文明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本届哲学论坛特别邀请了来自伊朗、埃及、阿曼、以色列等国的学者,他们与美国、欧洲及亚洲各国的学者共同讨论了如何加强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对话。(李响)
公共卫生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访公共卫生分论坛负责人胡永华教授
2004年、2005年“两会”代表和老百姓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中,有白色污染,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医疗卫生和食品安全。可见,公共卫生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胡永华介绍说,公共卫生是整个社会全体成员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事业。今天公共卫生的意义已超出了医学科学的范畴,具有极重要的社会学意义。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人类大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健康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和寿命不断延长,而这主要是通过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来体现和衡量的。公共卫生的指标直接标志着人类的生存状况,公共卫生危机就是人类的生存危机。
这次分论坛的主题为“公共卫生与和谐社会的建立”,有3个主题会场,分别是: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环境与健康。这二个问题都是比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裂谷热、疯牛病等新发传染病的流行,使公共卫生工作者们再次清醒地认识到,传染病依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我国乙型肝炎病感染率达10%,有的地区高达20%;全国已有4亿人感染了结核菌,其中10%的人将发生结核病;艾滋病在我国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中已出现高流行趋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日益成为威胁群众生命的主要“杀手”。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居高不下,已造成我国疾病负担、医疗费用过度上涨和威胁劳动力人口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并对公众健康产生了较明显的伤害。最新资料显示:我国1/5的城市人群受到污染。我国目前环境问题凸现在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空气污染中以汽车尾气污染最为突出。北京生活垃圾连年递增,足可以形成一座占地500亩、高40米的垃圾山。如此庞大的“污染源”对环境的危害可想而知。专家指出,焚烧垃圾污染空气环境,且成本极高。填埋垃圾不但大量侵占土地,同时污染地下水,后患无穷,只有做好垃圾分类,减少垃圾总量,实现资源的再利用,才是上策。
这次北京论坛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公共卫生论坛请到了世界各地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公共卫生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太地区公共卫生科学理事会、中国卫生部、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中国环保局的官员分别在3个分会场报告了最新研究进展。学者在大会发言的内容有:全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状、2002年中国营养调查、艾滋病与社会行为、环境与健康、中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体系的现状等。(周小平)
以最新学术视野审视文明进程
――访历史分论坛负责人牛大勇教授
“历史论坛分论坛将为世界与亚洲文明的发展贡献一份厚礼,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学者云集一堂,通过认真的学术切磋,将传递给我们最前沿的学术思想。”历史分论坛负责人、北大历史学系主任牛大勇说。
他认为,今年历史论坛的首要特点是主题立意高远,学术性强。以“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为主题,含意深刻。人类智慧的最新成果表明,世界文明的进程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在千变万化的历史可能性中进行选择的结果。当人们和历史学家在回眸发展道路、探寻“历史真相”时,“史实”的构建往往是从主观认知通向客观实际的某种反映、构想,甚至想象的求证过程。所谓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个人与集体,被持续地复原、重建、表现和想象出来,并由人类已有的智慧与实践加以验证和总结的。
第二个特点是议题集中,针对性强。和去年全面讨论世界史进程不同,今年历史分论坛集中讨论了全球化视角下的亚洲,特别是中、日、韩和东南亚国家的历史机遇与发展经验,从史学的角度探讨亚洲文明进程的独特现象。历史分论坛3个组的研讨主题分别是:全球化视野下的亚洲与世界文明史,近代亚洲社会的转型与重构――表征与实质兼政治史与社会史的对话,东亚古代文明与中古史的再探讨。
第三个特点是准备认真,研讨深入。所有参加者都提交了专题论文并在会上做学术报告,受邀的学者们为此进行了长期认真的准备。这些论文都提前发给本论坛的全体成员。
第四个特点是成果多、题义深、研究精、思想新、现实感强。例如,根据分论坛的主题,韩国著名学者李瑞行以历史经验来阐发“东亚文化圈的和谐与繁荣”;针对全球化在亚洲与世界引发的问题,厦门大学郑振满教授进行了实例剖析,论证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关系;针对亚洲民族主义问题,北大王晓秋教授分析比较了19世纪东亚各国的对外意识。牛大勇认为历史分论坛还有一个特色,即这次邀请的学者中不仅有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还有一批实力强劲的中青年学者。(马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