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始建于1958年7月,原址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边疆农村,2003年10月整体搬迁到著名油城大庆市。在
边疆农村办学四十五载艰苦创业谱写辉煌史册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在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应运而生的。1958年春,根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农垦部的直接组织下,十万余名复转官兵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地汇聚到位于祖国版图东北角的“北大荒”,掀开了北大荒开发建设史上最为壮丽的篇章。为适应大规模开发建设对人才和科技的需要,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主持创建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亲自兼任第一任校长。
学校校址选在了黑龙江省东部边陲的密山县裴德镇北的一处山脚下,这里原是日本侵略军遗弃的旧兵营,后来曾办过两所规模很小的农业学校。学校初建时,仅有从原来的农业学校接收的5名教师、8栋旧平房、4台天平、24台显微镜以及5000册可供参考的图书资料,办学基础极为薄弱。
王震校长用“八一”为学校命名,他在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上说,用“八一”来命名,就是要学校保持和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以便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支持和武装垦区。
那是个拓荒创业的年代。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八一农大师生牢记王震校长的教诲,发扬解放军的优良传统,继承“抗大校风”,边建校边学习边生产,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使学校初具规模并逐步走上了办学正轨。八一农大最初的几届毕业生被分配到全国各地垦区,为我国农垦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急需人才。
“文革”期间,学校的发展受到了巨大冲击。1971年学校被撤销,由于教师干部们的极力争取,1973年得以复办。改革开放以后,学校稳定发展,不断壮大,成为了黑龙江垦区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如今的黑龙江垦区早已不再是昔日的“北大荒”,而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每年为国家上交150亿斤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总数的四分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黑龙江垦区还是国家重要的绿色食品和食品加工基地,拥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
八一农大在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发挥出了其它同类院校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建校四十七年来,八一农大共培养研究生、本专科生2万余名,为黑龙江垦区和地方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万多人次。虽然毕业生遍布垦区内外、全国各地,但相当一部分留在了黑龙江垦区。目前,黑龙江垦区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中高层领导干部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技术骨干均出自八一农大,学校因此赢得了“垦区黄浦”的美誉。
针对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生产实际进行科技攻关,是八一农大科研工作的重要方向。学校共取得科研成果360余项,其中22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厅局级奖励,以“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农作物种衣剂”、“5GSH系列谷物烘干机”、“垦农”系列大豆品种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学校先后多次获得黑龙江省政府重大科技效益奖和振兴经济奖。
在边疆农村办学的45年间,虽然学校的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但毕竟远离大中城市,缺乏社会依托,办学中存在着许多城市院校难以想象的困难。然而,顽强的八一农大人始终没有被困难所压倒,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丰硕的成果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光荣。每当参观者们来到位于边疆农村深处的八一农大,都会惊叹于学校所取得的辉煌办学成就,更会为八一农大人的精神所感动。
1990年8月1日校庆日,身为国家副主席的老校长王震将军重回学校看望师生员工。他看着面貌焕然一新的校园,不禁连连感叹:“八一农大的变化真大呀!”他向坚持工作在垦区科教战线的教师干部们表示感谢和慰问。
1998年学校建校四十周年,黑龙江省委副书记杨光洪在讲话中对八一农大的办学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八一农大立足边疆农村办学40年,走出了一条富有农垦特色和边疆特色的办学之路。八一农大人是有精神的。八一农大精神是北大荒精神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发扬北大荒精神,也要发扬八一农大精神。”
八一农大精神是什么?是不畏困苦、拼搏创业,是忠于理想、舍身忘我,是脚踏实地、追求真理,是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概括地说,就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这十六个字是八一农大形象的深刻写照。
抢抓机遇再举创业大旗三百日夜演绎涅?之舞
八一农垦大学特殊的办学区位劣势,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唯有走迁校之路。对此,八一农大人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也曾为此付出过积极的努力。然而,要想实现迁校梦想又谈何容易?八一农大历史上的几次迁校尝试都因种种原因而被迫搁浅。
19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间的竞争全面展开、日趋激烈,八一农大的办学区位劣势越来越突出,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流失加剧,引进困难;二是生源不足,三是学校办社会的局面难以打破,办学负担日益沉重。这三大矛盾严重威胁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如果说其它学校搬迁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而八一农大迁校则首先是生存的需要。
2001年,八一农大党委将迁校论证再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多方调研,反复论证,但最终还是因为无法获得拟迁入地政府足够的政策支持而无奈放弃。正当八一农大迫于办学形势需要即将对校园进行大规模扩建的关键时刻,2002年11月底,学校主要领导得知了大庆市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高校落户的重要信息。这个信息象一粒投入油池的火种,再次点燃了八一农大人的迁校梦想。
八一农大人用破釜沉舟的勇气去抢抓这稍纵即逝的宝贵历史机遇,仅用30天的时间,就先后争取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大庆市政府达成迁校协议,不久黑龙江省政府正式做出同意学校搬迁的决定。“决策快、运作快、批准快”,这是大庆市委领导对八一农大争取迁校工作的精炼概括。八一农大人身上蕴含的那种无私无畏的创业激情,给初识的大庆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将迁校可能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八一农大人确定了用一年时间完成整体搬迁的目标。按照新校园建设规划,这意味着在一个施工周期内必须完成至少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工程。对于一所学校而言,这不啻为泰山压顶。然而,已经被激情点燃的八一农大人,义无反顾地高举起二次创业的大旗,向大庆――铁人的故乡进发。
八一农大校长徐梅亲任新校园建设总指挥,2003年元旦刚过,她就带领着一支精悍的队伍进驻大庆,怀揣着几代八一农大人的梦想,踏上了创业兴校的征程。
那时,没有多少人真正相信八一农大能实现当年搬迁的目标。人们的怀疑是有道理的,且不说在时间异常紧张、资金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学校能否顺利完成如此庞大复杂的建设工程,光是迁校所带来的大量后勤和附属单位员工的重新安置就存有极大的风险。八一农大迁校是一场不胜则败的战役,许多人都为八一农大捏着一把汗。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铁人王进喜的一句话,它曾感召过整整一代中国人。几十后的今天,来自北大荒的八一农大人也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断然放弃所有的退路,以战则必胜的信念勇敢地迎向扑面而来的重重困难。
在新校园开工奠基典礼上,校长徐梅代表所有八一农大人发出了这样的铮铮誓言:“我们能吃苦,我们能流汗,甚至我们能流血,但我们决不会流泪,不会退缩。我们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的八一农大,将它回报给社会、回报给人民、回报给老校长王震将军、回报给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全体教职员工们!”
从新校园建设指挥部成立到完成整体搬迁,在10个月300天的时间里,八一农大遇到了多少困难,恐怕连八一农大人自己都难以说清,仅是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持续40多天的阴雨天气,就足以让所有的工程建设者们望而生畏。然而,深得解放军优良传统和“北大荒精神”陶养的八一农大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2003年1月6日,新校园筹建工作正式启动;3月20日全面开工;9月15日,近4000名新生报到入学;10月15日,一万余名师生全部进入新校园。八一农大人仅用300天的时间在平地上建起了新的家园,完成了横跨黑龙江省东西部700余公里的战略性迁移。
人们用“涅?之舞‘这个词来形容八一农大迁校。八一农大正如传说中浴火重生的凤凰,生命激情所化作悲壮又优美的舞蹈,它所焕发出的光彩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在迁校庆祝大会上,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刘东辉这样评价道:八一农大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实现了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搬迁的预期目标,这是我省高校建设史上的一次创举。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相互交融所产生的巨大的力量,是八一农大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黑龙江省的一笔宝贵财富。
征鞍未解再度奋力扬鞭乘势而上追寻新的梦想
迁校不是目的,迁校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为尽快还清长期边疆农村办学所形成的历史欠账,八一农大人在推进迁校大业的同时就将学校的长远发展谋划在胸。
在边疆农村办学的四十五年间,由于缺乏社会依托,八一农大逐渐形成了学校办社会、事业办企业的畸形状态,严重阻碍着学校的健康发展。迁校为打破历史僵局、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契机。八一农大党委从学校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审时度势,果敢决策,通过精心运作和艰苦努力,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将后勤社会化改革和校办企业改制陆续推进到位。改革后,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校园物业等后勤服务保障系统全面实现了社会化,学校原有的后勤服务中心、水电暖服务中心、幼儿园、子弟校、派出所、校医院、通信站等附属单位被撤销或精简,校办企业也变成了完全独立的经营实体。
2004年,八一农大又适时推进了分配制度改革,通过科学设岗、竞争上岗、以岗定薪,建立起了向骨干人才倾斜并且具有更强激励导向作用的分配制度。
这三项改革,有如三股扭转乾坤的力量,重新塑造了八一农大的办学面貌,凸显了学校对深层次变革的强烈愿望和自觉追求,不仅激发出了从未有过的办学活力,更使广大教职员工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深刻变革。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发展建设的永恒主题。三年来,八一农大在学校迁建的特殊形势下,始终将教学工作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并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全面加强教学建设。
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学校的校舍面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图书藏有量、教学实习实验基地、教学四项经费等多项指标均成倍增长,教学基础条件与迁校前相比,有如天壤之别;学校本科专业由25个增加到3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也由7个增加到了22个,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构架基本形成,学科专业优势也日渐突出;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建设,师风学风建设也在评建过程中得到了有效强化。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和办学思路变得更加清晰明确,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人才兴校观念、质量生存意识以及"学生为本"等一系列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
三年来,八一农大的科研工作也乘势而上,科研立项的数量和层次大幅度提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以及为数众多的省部、厅局级奖励纷纷花落学校。学校与黑龙江中西部垦区及大庆周边市县迅速建立起了广泛而深入合作关系,服务领域和办学空间大大拓宽。
自2003年3月打下第一根基桩,八一农大新校园建设的步伐就一天也没有停止。校园每天都在变换着容颜,似乎在不经意间,一幢幢校舍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铺展开来,一片片花草树木悄然生长,一处处人文景观相继落成。看着眼前这座总建筑面积已达44万平方米的充满现代气息的崭新校园,人们很难想象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空旷的草原,就连亲身感受着新校园建设的八一农大人,也时常犹在梦中!
“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八一农大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三年时间里,共引进硕士学位以上教师159人,仅2005年就引进了105人,大大超过建校以来引进硕士以上学位人数的总和。事业的凝聚是最有力的凝聚,人才超常外流得到了有效遏制。三年间,学校定向培养的126名博士、硕士教师学成归来,以满腔热忱投身学校建设。八一农大的师资队伍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上升到了从未有过的新高度。
2005年初,八一农大人向自己提出了新的挑战――申请博士学位授予权。面对全国范围内的激烈竞争,要想一举成功谈何容易?然而,八一农大人凭借着四十七年丰厚的办学积淀,凭借着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勇气,经过积极努力最终顺利通过评审,获得了两个博士学位授予点。这惊人的一跃,不仅使八一农大占据了更为有利的发展高地,而且充分展示了学校厚积薄发、锐意进取的良好形象。
超常规的发展意味着超常规的付出。这巨变的背后到底包含了八一农大人多少的心血和汗水,恐怕已无法计量。一位诗人说的好:“八一农大人/即使在梦中/也不停地奔跑”。
八一农大变了,脱胎换骨,破茧化蝶。许多了解学校过去而没有亲眼目睹这变化的人,至今对此仍心存疑虑。而凡是亲临学校的人,都会为这神奇的蜕变而惊讶。走进如今的八一农大,年轻的气息扑面而来,处处都能感受到创业者如火的激情和学校蓬勃发展的生机。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走过了47年的办学历程,这是一部困境求生、逆境崛起的奋斗史。作为学校最显著的文化基因――“八一农大精神”将在一代又一代的师生身上传递和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