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外延拓展”与“内涵建设”相结合的道路

2005-11-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广美轩 我有话说
广州美术学院是广东省所属的一所美术与设计系科设置齐全的高等美术学府,也是全国8所专业高等美术院校之一。学院的前身是“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始建于1953年。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南美术专科学校迁址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并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学院面向全国招收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全国首批取
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之一;2004年开始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200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华南地区的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教育培养试点单位。1986年学院招收继续教育学生;1987年招收外国留学生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学生。2004年学院被确定为“广东省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基地”;2004年9月学院本科教育全部迁入广州大学城,从而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00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1700余人,教职员工7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1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0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71人。设有18个系(部、室),11个本科专业,25个专业方向;1个研究所,内含8个研究室;2个美术馆,1个岭南画派纪念馆,展线1793米;2个图书馆,图书藏书量31.07万册。学院校园占地面积564亩,校舍建筑面积33万多平方米。学院固定资产总值近7.62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034万元。

以教育观念转变为先导,建设广州大学城校区

1999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作出了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同年6月,又下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面对21世纪振兴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好形势,学院以教育观念转变为先导,率先作出扩大本科办学规模的决定,并于1999年开始,连续4年扩招,至2003年,学院研究生由1998年的40人增加为144人,本科生由773人增加为2481人,继续教育学生由379人增加为1635人,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体系,迎来了艺术教育大发展的春天。

扩大本科办学规模,给学院的发展建设带来生机与活力,但也使办学条件严重不足的问题凸显出来。2003年初,正当学院准备启动“外延拓展”计划,以解决扩招后制约学院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时,广东省委、省政府、广州市委、市政府给学院50周年校庆送来一份厚礼,决定重点扶持广州美术学院,让广美进入广州大学城。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发扬新时期广东人“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精神,带领师生员工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在省、市政府、省教育厅和大学城指挥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学院把大学城校区的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先后成立了大学城校区建设领导小组、建设办公室、专家工作小组和工作监督小组,先后召开50多场会议,集思广益共商建设大计。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按照“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建设,一流的质量”,即“四个一流”的要求,仅用19个月,建成占地414亩,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的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并于2004年9月如期开学。

大学城校区的建设,是广州美术学院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它为学院加快发展本科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彻底解决了办学条件严重不足的问题,使硬件办学条件完成质的飞跃。从2004年9月开始,学院以每年20%的增幅,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以每年招收1300个本科生的速度,跨跃式发展本科生教育,以每年15%的增幅,协调发展继续教育。至2005年7月止,全院研究生249人,本科生3317人,继续教育学生1700余人,学院改革发展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规划学院发展战略

面对广东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教育强省的喜人形势,学院党政领导进一步增强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机遇意识,从2003年上半年开始着手修订和制订了《广州美术学院2003~2010年教育发展规划》。该规划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对广州美术学院应该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按照高等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律,走“外延拓展”与“内涵建设”相结合的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力争使学院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得到协调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和美术设计专门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理清了办学思路,提出了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教育观念转变为先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人才为核心,认真抓好立校之本――教学改革工作和强校之路――学科建设工作,正确处理“外延拓展”与“内涵建设”的关系,搞好“一校两区”的建设,至2010年前后,把学院建成立足华南、辐射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的高水平教学型高等美术院校,努力实现学院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

一个规划就是一所大学的方向、目标、旗帜和追求。近三年来,正是在这个宏伟规划的指引下,广州美术学院在教育教学、科研创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跃。

以培养人才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学院坚持以培养人才为核心,始终把教学工作视为学院的中心工作,并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保教学中心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全面启动教育质量的“一把手”工程,认真落实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院系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近三年来,学院召开了两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一次教代会和36次党委会、党政联席会,研究教学改革有关问题,引导广大师生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正确处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二是改革创新培养方案,造就高素质人才。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按学科大类或不分专业招生,低年级上统一的基础课程,高年级再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并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做到因材施教,以生为本。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工作重心放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放在引导学生对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学习上,放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上。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整合教学资源,淡化专业界线,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做到基础课“求通”,专业课“求精”,实践课“求硬”,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加大教学中科研成果的注入,提高教学的学术含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和实践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育人水平;举办高水准的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讲座,加强学术交流与互动,营造人才培养的良好学术氛围;鼓励和支持共青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校园文化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好教师队伍。学院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认真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把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按照“用好现有人才,培养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人才战略,学院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为前提,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为基础,以选拔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和教师队伍合理配置,开发利用的有效机制,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活力的教师队伍。四是不断增加教学经费投入,加强教学条件建设。近三年来,学院在教学经费投入方面,坚持“量入为出,保证重点,收支平衡”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严格管理,开源节流,坚持向教学第一线倾斜,并大力扶持重点学科和科研项目建设。与此同时,不断加强教学条件建设,2002~2005年,学院在校园环境改造、校园网建设、购买图书等方面的投入资金高达7.2亿元,为教育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五是配合教学改革,出台一系列政策并建章立制。近几年来,为了使学院教育资源配置更多地倾向教学、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学院在行政、人事、教学、科研、外事、后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出台了若干规定和一系列政策,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六是各部门通力合作,积极为教学工作服务。全院各部门树立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以生为本,切实做好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工作。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打造学科品牌特色

学院现有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两个二级学科,形成美术、设计、教育三大板块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学科布局。美术学为广东省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学为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美术教育专业则始终保持了教育部试点示范单位的称号。“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构成学”、“古典国画临摹”和“水彩画”被评为省级重点课程,“水彩画”还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按照“保持美术重点学科传统,强化设计特色学科优势,开拓新兴交叉学科”的学科定位,在新形势下,学院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进一步调整学科布局,理顺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学科优势,将过去52年办学历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需求”的办学传统发扬光大,并打造出今天学院“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需求,以产学研相结合的艺术设计教育主动为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鲜明学科特色。

美术学科是广美的传统学科。这些年来,学院在保持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大力加强美术学科建设。中国画系进行实验水墨的探索,设置了极具实用性又体现学科交叉特征的壁画专业。油画系增设了多门具有前瞻性的课程,并实行工作室制,大幅度提高“非架上”的比例,拓展了从极端架上到极端实验的多维教学空间。版画系创办了应用性强的书籍装帧艺术专业。雕塑系推动了中国雕塑从室内走向室外的艺术大潮,在短短的几年中创作建立起150多座城雕,开创了一个“城市雕塑的春天”。美术史系进行由纯理论教学转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增设了“美术馆学与美术出版学研究”等课程。美术教育系没有办成“小美院”,而是办出以美术教育为本体,以水彩、展示设计、数码摄影等特色课程为依托的全国美术教育试点示范单位。

设计艺术学科是广美的特色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设计教育所发生的若干重大变革,都与学院设计艺术学科的发展动态紧密相联。广美不仅是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标志――“三大构成”课程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工业设计理论的发祥地之一,还是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中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成功模式发祥地之一。校办企业“集美公司”设计施工了全国首家五星级酒店,设计施工了全国首家由本土设计的交响音乐厅;设计施工了具有划时代进步意义的“2005年日本爱知世界博览会中国馆”,并创造了全国博物馆设计和全国设计与施工五星级酒店数量最多的单位,先后获得全国环艺设计的金、银、铜奖。近几年来,设计学科各专业的教学又引入“课题制”教学方法,形成了“产”(带入合作企业科研课题)、学(严密的专业教学组织)、研(合作企业的科研人员,客座教授参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新模式,这些以“校企捆绑”为特征的“课题制”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并加强了设计学科教学的内容与体系。目前学院正在建设新的设计教学综合大楼,拟定2006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并要建设成为设计学科的产学研合作基地。设计学科已在紧张筹备20余个与知名企业合作的设计工作室,将企业的科研经费、研究项目引入校园,将本科学生以“课题制”的模式带入工作室,以新型的产学研紧密合作、共生互动形态,打造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科发展新的特色。

为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近几年来,学院还积极开拓了摄影、动画、博物馆学、建筑学、服装设计与工程5个新办专业,2005年艺术设计专业又增设家具艺术设计方向,这些新办专业起点高,实用性强,深受学生的欢迎和肯定。

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52年的岁月,几乎是一个人生命旅程的一大半,但对一所大学而言,还只处在朝霞满天的清晨时分。我们深知成功永远属于过去,零点将伴随我终身,今后20年是学院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团结奋斗,再创辉煌。我们坚信,在省、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广美人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定不移走“外延拓展”与“内涵建设”相结合的道路,力争到2010年前后,把我院建设成为立足华南,辐射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的高水平教学型高等美术院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