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魏晋时期、纪念老子修道成仙的老君台。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给世人留下了不朽著作――《道德经》,由此开创了古代哲学思想之先河。老子学说及其衍生出的道家、道教等流派,
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近百篇,与会学者围绕“自然・和谐・发展――弘扬老子文化”这一主题,分别从“老子《道德经》及道学文化现代意义的研究”、“老子生平与思想的考据研究”、“道家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儒道关系研究”、“老子思想对人类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借鉴价值的研究”、“老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借鉴的研究”、“老子故里鹿邑文化的研究”、“21世纪新道学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等九个议题展开讨论。
北京大学哲学系许抗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周桂钿教授、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胡孚琛教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系王珏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李刚教授、美国明道大学张绪通教授、加拿大学者胡碧玲博士、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丁原植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白奚教授、吉林大学哲学系刘国梁教授等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做了大会报告,另有五十位学者做了简要发言,其他与会代表和旁听观众则以自由讨论的形式提出自己的学术见解。这些观点充分地展现了近年来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了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学术性。现将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一、老子其人、其书及事迹考辨
关于老子其人其书及生平事迹,学术界一向存有争议,并因此而引发了长期的学术论战。这一问题可具体地分为两个内容:首先,历史上是否确有老子?老子到底是谁?其人生于何时、生于何地?其次,《道德经》一书何人所撰,其著作权是否归属老子?王岳川教授对此做了解答。首先,他对笼罩在“疑古”思潮下的老子研究模式给予了批评,认为:老学研究应当走出“疑古”和“信古”那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模式,进入“释古”的新学术视域下重新思考。老子其人虽经历代史书典籍不断地“误读”,却也大体勾勒出老子的完整形象: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人,掌管过东周王室的史书典籍,比孔丘略早,丘曾问礼于他。《道德经》一书,乃由老子本人所著,成于春秋末期。虽或经后人修改,但基本上反映了老聃的思想。这一点,已得到了文献材料和地下出土文物的双重印证。
关于老子故里的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其云:“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某些古籍也记载过老子故里乃“楚相县”的说法。但“苦县”、“相县”所指现今何地,学术界为此有过论争。王珏教授结合传世文献典籍、地下出土文物和实地田野调查三种资料重新考证了老子故里,指出:史书关于老子出生地的记载信而有证,历代均史不绝书。“楚”即楚国,“苦县”即今鹿邑县,“厉乡曲仁里”即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古代“相县”亦即春秋以后的“苦县”,二说虽异、其地则一。
二、老子《道德经》的丰富内涵
周桂钿教授从政治学角度分析了老子《道德经》,指出:该书包含了丰富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智慧。老子将“小国寡民”视为理想的社会制度,故其治理天下、论治乱世的理念主要导源于两个基本观念:一、君民都要无为无欲,二、圣人应以百姓心为心。此外,《老子》关于兵法与处世的言论中,也体现出丰富的思想内涵。这些精辟见解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现代社会也是有一定价值的。
许抗生教授阐述了老子《道德经》所体现的辩证否定式思维模式,并概括出四个原则:“对立面(肯定与否定)的相互依存”、“肯定要以否定为基础、为根本、为开端,从而才能成就其自己”、“肯定要依赖于否定,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对立面的转化”。老子非常注重辩证否定式的运用,这是其创造性地寻找到的新思维方法,借此突破了以往旧传统的束缚,建立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思想体系―――以“道”为核心的学说。
沈善增先生撰文归纳了老子《道德经》的哲学体系,他提出两点看法:一、《老子》哲学以“恒”为基本范畴,是建立在本体论基础上的完满体系;二、《老子》哲学既是生命哲学、也是行为哲学,以“自然”为最高准则与理想境界,也是其哲学体系的基础公理。
三、老子后学――道家、道教的哲学思想
李刚教授从神仙信仰角度分析了道家、道教对生命的一贯重视。道家创立伊始,便强调养生的积极意义,尔后受神仙方术家的影响,逐渐演化为追求长生的神仙学。求仙长生,不仅是道家生命哲学的核心命题,也成为道教理论的鲜明特征。这一点,可从道教宇宙论、认识论、政治伦理观中得到充分地体现。
詹石窗教授阐释了道教的人格完善理论及其现代价值,指出:道教通过“伦理象征”传播了人格完善的坚定信念,确立了伦理修养的基本路径。一方面,道教人格完善可以通过技术层面来实现;另一方面,道教人格完善的技术操作过程中也还体现着深刻的哲理。揭示道教人格完善的技术操作特征,发掘蕴涵其中的哲学理趣,不仅是中国传统人学整体研究的需要,且对当代社会的素质教育也具有不可忽略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张广保教授以“洞天福地”为例剖析了道教理论中所蕴含的现代生态学思想。作者首先诠释了“洞天福地”概念及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介绍了历代道经中所载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十八水府的分布情况。随后,作者深入地分析了“洞天福地”的类型及生态构造,并指出这一理论对解决困扰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也有借鉴意义。
四、老子道学与现代社会
胡孚琛先生在其与会论文《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文化――再论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一文中指出:道学文化是一种原生态文化,也必将成为人类最后的文化。新道学文化的创立是中国文化的第三次重构,也是世界上“第二轴心时代”普世文明的发现。现代人类社会有必要借鉴道家的自然生态文化,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诠释和创新,将现代西方文化的精华接纳进来,创立集古今中外文明精粹之大成,有时代精神的新道学文化,以解决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最后,胡孚琛先生提出倡议――筹建全国性的“中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这一倡议得到了与会学者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响应。据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李景源所长介绍,“中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负责组织下,正在加紧落实各项筹备工作。组建这一学会将利于团结全国的老学研究队伍、搭建良好的学术平台,也有助于打通道家、道教、内丹学三种老子文化分支,并加以规范和引导、使之上升为学术文化。此举也将结束我国没有全国性老学研究机构的历史,实现道学研究中心由海外向国内的回归。
刘国梁教授宣读了其撰《<老子>思维方式对现代社会的启迪》一文,文章指出:崇尚自然、遵循客观规律,是《老子》思维方式的基本特色。它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第一、按规律办事,不造假作秀;第二、把握复杂事物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第三、谦逊待人,以常人之心处事,切不可傲气横溢;第四、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不可劳民、愚民;第五、实践第一,切莫浮夸。
五、海外的老学研究
加拿大学者Branda\(中文名:胡碧玲\)博士认为,老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两千多年以来,《道德经》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祖先的精神。近几百年,老子及其文化开始衍射到海外,影响到西方人的知识结构和生活方式。
《道德经》被世界各种语言予以翻译,成为老子文化传播到国外的桥梁。据荷兰学者克努特・沃尔夫\(KnutWalf\)教授著书介绍:截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老子》西文译本总数达有252种,涉及17种欧洲文字,其中英文本83种、德文本64种、法文本33种、荷兰文本19种、意大利文本11种、西班牙文本10种、丹麦文本6种、俄文本4种、波兰文本4种、瑞典文本4种、匈牙利文本4种、捷克文本3种、芬兰文本3种、冰岛文本2种、葡萄牙文本1种、世界语本1种。这些外文译本,极大地激发了外国人士学习中国文化、老子道学思想的热情。老子文化的基本性质就是能开启创造力,激发人的道性,达到“人天合一”的超然状态。《道德经》从一开始告诉我们怎样达到这一效果,“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句说的很清楚,就是要通过感悟才能领悟到真谛。这种感悟性,人人都有。感悟是人类世界相互沟通的桥梁。因为有了感悟,不同民族和种族的人们也能了解彼此的思想,并谋求共识、改造世界。有一些西方杰出学者超越了书面文字的纠葛,正确诠释了老子的核心内容,也充分说明老子道学文化是世界性文化。老子《道德经》是中国人祖先献给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值得所有现代中国人为之骄傲的。
通过本次大会,与会代表增进了对老子道学文化的理解和领悟,促进了世界各地道学爱好者的沟通与合作。我们相信,这次会议的召开对老子道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撰稿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博士、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