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活动开展10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地区精心策划,周密安排,效果显著,成
在新时期,“三下乡”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看,“三下乡”活动都是落实贯彻全会精神的有效载体。在深化农村改革之中,“三下乡”活动所带来的知识支持和物质援助,既结合了农村的具体情况,又发挥了城市的独特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10年来,“三下乡”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规模越来越庞大,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兴农之路。实践证明,“三下乡”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巩固党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下乡”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个别地方“三下乡”活动日益模式化,内容与形式都不免失之僵化,比如,将文化下乡等同于文艺演出,将科技下乡简化为赠送科技小册子,将卫生下乡当做替农民体检,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花大心思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做好“三下乡”活动,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各地各部门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把“三下乡”工作摆上重要日程;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要针对现实情况,了解实际问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将“三下乡”与解决农民关心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利民生、顺民意、得民心。
“三下乡”活动事关党和国家农村政策的落实,事关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事业心,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将“三下乡”的每一项活动做好做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