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张春香(左二)在暗访农村公路
“村村通”工程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今年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它的实施,对于大别山腹地的信阳市有着重要的意义。“山路弯又弯,出门便是山,半天
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村城镇化……交通基础设施的“先行”效应,一一贯穿其间。全市671万农村人口走向全面小康,“从路上起飞”是必然条件。在信阳市领导眼里,如毛细血管一般延伸在农村的“机耕道”,在公路建设的大盘子里,第一次拥有了不逊于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的分量――这是意义重大的一步棋。动员全市积极行动!3月30日,河南省政府在信阳召开公路会议后,信阳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同时成立了以市主要领导为首、市发改委、交通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统揽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全局。为加强管理,健全机制,进一步明确任务,5月27日,信阳市再次召开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会议,市政府代表分别与各县区签订2005农村公路建设目标责任书。
为鼓励修建农村公路,信阳市迅速出台“以奖代补”政策:市里拿出财政增长的百分之三和公路收费的1000万作为奖励基金,谁修路,就补助谁。各县区、各乡镇不等不靠,纷纷出台一系列支持“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政策。并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了每公里0.5万元到4万元不等的财政补助。但即使如此,每公里的资金缺口依然近万元!怎样做到既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又不强制集资给农民增加负担?信阳坚持奉行政府宣传发动,个人自愿捐助原则。为了抢抓这一重大政策机遇,不少地区的农民自发成立了修路协会,多方奔走,发动民营企业、外出成功务工人员捐款修路。其中,光山县民营企业家李万枝一次就捐款200万元用于“村村通”建设。截至目前,信阳全市共为村村通项目筹措资金10682万元,其中,各级政府投资7238万元,社会各界捐资1415万元,农民工自发投工投劳达2029万元。资金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市有关负责同志带领市交通系统同志,十天一查,每月一督促,重点采取暗访形式检查工程质量。仅今年下半年以来,就暗访130个项目,涉及到近300个村。同时,在所有建设改造路段都落实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质量监理制和各级政府部门合同管理制,在工程质量上尤其欢迎群众监督。交通局甚至把农村公路建设中一些标准要求,比如油层的厚度、土方的数量等张贴在施工的村头庄尾,主动请群众监督。作为制度保障,在村村通工程实施过程中,信阳市各个村都派出了威信高、责任心强、不怕得罪人的村民代表和老干部参与工程建设的监理工作,真正起到了监督作用。
在全市干部群众的努力下,今年共建设“村村通”项目734个,计划解决791个行政村通油路,总建设里程达2024.8公里。一幅美丽的农村公路交通图,出现在老区的崇山峻岭中。
从基础抓农村公路质量建设,严格基层各种材料配比
农民走在新修的农村公路上
普遍提高农村公路等级,部分县区采用水泥路面达到100%
通往偏远山区的农村公路给农民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