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论现代农业建设

2005-11-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静 我有话说

内容提要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现代农业具有比传统农业更为丰富的内涵,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假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也

迅速发展;现代农业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的一体性、产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还强调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现代农业生产中,农户广泛地参与到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中。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支持和保护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利用优惠政策引导城市资金投向现代农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一战略的提出,有一个大的背景,即我国的人均GDP已达到和超过了1000美元,中国经济已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值得关注的一组数据是:农业GDP在全部GDP中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27.05%下降到2004年的15.2%,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从1990年的60%下降到2004年的49%;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26.4%提高到2004年的41.8%;农产品供求关系由长期的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生产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从保障供给逐步转向适应需求,农副产品的商品率近年已达70%以上;农业的功能也从传统的保障粮食安全进入到提供食品安全的阶段。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

现代农业对传统农业的丰富和超越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明显不同:

一是现代农业的内涵更为丰富。何谓现代农业?我国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分为三个领域来表述: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领域;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部门,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原有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现代农业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这个围绕着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庞大的产业群,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与农业生产形成稳定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

二是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传统农业主要依赖资源的投入,而现代农业则日益依赖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投入,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这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这些技术使现代农业成为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这些科学技术的应用,一是可以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二是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三是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四是可以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新技术的应用,使现代农业的增长方式由单纯地依靠资源的外延开发,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上来。另外,传统农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使其具有典型的弱质产业的特征,现代农业由于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已不再是投资大、回收慢、效益低的产业。相反,由于全球性的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作为资源性的农产品将日益显得格外重要,从而使农业有可能成为效益最好、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

三是现代农业具有多种功能和多样形式。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正在向观赏、休闲、美化等方向扩延,假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也迅速发展成为与产品生产农业并驾齐驱的重要产业。传统农业的主要功能主要是提供农产品的供给,而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除了农产品供给以外,还具有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教育等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生活休闲的功能是指从事农业不再是传统农民的一种谋生手段,而是一种现代人选择的生活方式;旅游度假的功能是指出现在都市的郊区,以满足城市居民节假日在农村进行采摘、餐饮休闲的需要;生态保护的功能是指农业在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传承则是指农业还是我国5000年农耕文明的承载者,在教育孩子、发扬传统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是现代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与传统农业以自给为主的取向和相对封闭的环境相比,现代农业是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用一些剩余农产品向市场提供商品供应已不再是农户的基本目的。完全商业化的“利润”成了评价经营成败的准则,生产完全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市场取向是现代农民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发展农业新的功能的动力源泉。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无论是种植经济向畜牧经济转化,还是分散的农户经济向合作化、产业化方向转化,以及新的农业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都是在市场的拉动或挤压下自发产生的,政府并无过多干预。

五是现代农业重视生态环保。现代农业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的一体性、产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还强调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现代农业因而也是生态农业,是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担负着维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使命。目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理念和行为,在土、水、气、生物多样性和食物安全等资源和环境方面均有严格的环境标准,这些环境标准,既包括产品本身,又包括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既包括对某地某国的地方环境影响,也包括对相邻国家和相邻地区以及全球的区域环境影响和全球环境影响。

六是现代农业的组织形式是产业化组织。传统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的一种小生产。在现代农业中,农户广泛地参与到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中,要加入到各种专业化合作组织中,农业经营活动实行产业化经营。这些合作组织包括专业协会、专业委员会、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公司加农户等各种形式,它们活动在生产、流通、消费、信贷等各个领域。

建设现代农业要求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建设现代农业从何处着手?《建议》在提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时,重点强调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显然,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不是政府强制推动的结果,而是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市场机制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源动力。我国改革以来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无不是市场化改革的结果。建设现代农业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的市场改革。

在未来几年内,在农村市场体制方面,需要完善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尤其是资金和土地要素的市场化。实现资金市场化的目标,是改变目前农村资金外流和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局面,建立多元的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从而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资金支持。土地要素市场化是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同时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同时,促进土地的合理流动和适度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二是政府的农村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使政府管理体制由压力型体制转变为服务型体制,一方面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减少对农村经济活动的干预,另一方面要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对农民的服务。

建设现代农业需要相关政策的配套和支持

推进农村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体制基础,但仅此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为切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参考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建设现代农业还应出台和完善以下几方面的政策:

――支持和保护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依靠各种合作组织参与市场竞争,这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共同经验。这些年我国在开发式扶贫、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从各地的实际看,有些地方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是农民负了债、政府失了信、金融机构增加了风险。究其原因,是分散经营的小农在市场交易中没有平等的交易地位,只能被动地承受各种风险。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使农民组织起来,发展农民在各个经济领域,如生产、流通、消费、农产品加工、金融等领域的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交易地位和议价权力,使分散的农民不必直接面对市场,而是以这些合作组织作为中介。

――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资金投入。现代农业不仅具有提供农副产品、旅游休闲等经济功能,还具有保障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存传统文明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这使现代农业具有了公共物品的性质。这就要求政府扩大对现代农业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投入的方向:一是农村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培养现代农民。建设现代农业也须以人为本,没有现代高素质的农民,就没有现代农业。二是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性农业,没有技术创新和技术投入,农业就没有竞争力,也不能成为现代农业。现有的农业技术研发体系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革和创新。三是建立动植物防病检疫体系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标准体系,提高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四是农民社会和医疗保障体系,避免使农民陷入绝对贫困的境地。五是农业救灾防灾体系,降低农业的自然风险。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这方面的建设还需不断加强。六是农村水、电、路、环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利用优惠政策引导城市资金投向现代农业。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国际经验,我国在建设现代农业方面需要发展的:一是畜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奶的消费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在现代农业中,传统种植业的比重会越来越低,畜牧业的比重会越来越高。二是特色种植业,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对食品的营养、健康、无公害、环保等要求。三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四是发展农产品运输、农村金融和保险、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提高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四是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发展旅游农业、休闲农业等农业形态,通过这类农业形态实现城乡互动,尤其是在东部发达地区,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可以成为城市人休闲度假的乐园,甚至成为城市人的退休社区。城市资金通过投资这些产业,实现城市对农村的反哺。这些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农副产品的转化、加工和服务增值提高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