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作为烟台办学最早的高校,烟台师范学院为本地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基层教师,被誉为胶东地区的“教育母机”,有这样的光荣历史,学校向综合化方面发展的思路是怎样形成的?
刘建东:烟台师范学院成立于1958年。在47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6万余名本专科毕业生,许多人已成为中小学、教育行政部门和党政机关的骨干,为山东全省尤其是胶东地区的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这是烟师的光荣和成就。
但是,高校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以往的光荣和成就。依据我们对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了解,我们掌握到这样的情况――中等学校教师的需求量已经趋于饱和。因为人口增长趋缓,前几年是幼儿园合并减少,后来是小学班级减少、学校合并,再后来是初中合并,高中数量也开始减少。据调查,胶东地区中等教育教师的需求量高峰就在2005年左右。今年,我校师范生就业就可能要出现“转业”的情况。因为县一级中学教师编制已满,就是到乡镇一级的学校,也很困难。目前,烟师的就业率是85%,这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其中的40%多是考取了研究生。现在每届学生6000人左右,三分之二是师范生,而理想的比例应该是三分之一。
所以,我们早在1997年,已经有意识地开始大力发展非师范专业。目的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供需关系来确立学校的培养结构和格局,调整学科和学校发展的长远思路。
记者:也就是说,市场需求是学校转型的决定力量?
刘建东:可以这么说。但是,我要强调的是:筹建中的鲁东大学,校名里虽然没有了“师范”两个字,但是,“师范”已经融入了烟师的精神、骨髓、气质和宗旨当中,教师教育是我们立校的根本,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是我们的资源所在。没有人会放弃近半个世纪以来,几代人积累的财富和优势。我们要做的是,立足于师范这个优势,脚步扎实地走综合发展的道路。我想,这个道理很简单,也是当前绝大多数处于转型期的师范院校在考虑自身发展时的共识,现实的实际情况也往往如此。
记者:那么,筹建中的鲁东大学如何保持本校在教师教育方面的优势呢?
刘建东:教师教育大有可为,但未来的教师教育必须从满足数量转向提高层次和质量。为此,建立开放的教师培养模式、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因此,我们把“稳步推进、需求导向、整合优化、优胜劣汰、保持优势、突出特色”确定为本校改革与建设的方针。更名为鲁东大学以后,我们仍将发挥传统文理学科的优势,突出教师教育的特色,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进行综合大学师资培养模式的探索。为此,我们一方面按照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合格师资的要求,在整合相关专业的基础上,对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等传统师范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与手段及实践环节进行了调整改革,保证师范生的质量;另一方面,以传统师范专业为基础和依托,先后设置了法学、生物工程、网络工程等非师范应用文科和理科专业,以此达到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在动态的发展中,保证师范专业的传统优势。
记者: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是今后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选项,烟台师院的策略是什么?
刘建东:烟台师院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我们办学的基本出发点。自1977年以来,烟台中等教育的发展,就得力于烟台师院所培养的高素质的中学教师队伍。烟台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与烟台师院的教育贡献密不可分。
筹建中的鲁东大学,仍将以服务地方经济为战略要点。我们依据山东省经济发展总体布局,依据烟台市北部沿海经济产业带的总体规划,特别是针对胶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和烟台市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在考虑省内高校同类专业布点情况后,结合学校自身的条件与优势,从2002年起,陆续开设了交通工程、物流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专业。我们的目标就是,从专业建设角度紧密围绕地区经济发展,区域经济需要什么专业的人才,我们就培养哪个专业的学生。
记者:烟台师院筹建鲁东大学的情况如何?在整个筹建过程中,是否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
刘建东:自2004年5月教育部同意在烟台师范学院基础上筹建鲁东大学以来,筹建的情况比较顺利。一年来,学校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显著提高,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大幅度增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整个筹建过程中,山东省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召集省教育厅、省直相关部门和学校行政主要负责人,研究提出了筹建工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并决定在筹建鲁东大学期间,加大省财政的投入力度,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和倾斜;在学科建设、新增硕士点和本科专业、扩大研究生规模和建设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烟台市政府也给予了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尤其在基本建设、土地征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方面,为学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种支持是我们办学的动力和信心所在,也更加巩固了我们服务地方经济的思路,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在坚持专业优势的同时,成功走出综合发展的道路,达成学校与地方的互利共赢、和谐发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