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才强国之路是必然选择

2005-12-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炳升 我有话说

一见面,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就直奔主题:“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潜在优势,走人才强国之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人才队伍建设,关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关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近年来,党和国家

一直重视人才强国战略,在刚刚结束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再次强调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强国战略。对此,竹立家教授认为:所谓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从全球一体化经济竞争的角度,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高度来认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问题。

据竹立家教授介绍,党的十六大提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特别是培养造就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领导人才,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2002年在《2002―2005全国人才建设发展纲要》中里首次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2003年11月24日,党中央再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人才工作。提出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3年12月19 20日,建国以来中央第一次专门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议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背景。竹立家教授认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把人才工作放到国际大背景下去考虑、去谋划,争取在国际人才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才国际化的态势日趋显现,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争夺和占有国际人才资源。能否拥有大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科技创新上的优势和在竞争中的主动权。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当前要务在于抓落实,提出整体发展思路和可操作性办法。要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大力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采访中,竹立家教授特别强调干部是国家首要的“软实力”。他认为,从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干部的素质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在一个日益复杂的世界上,干部的公共精神、干部的公共政策制定能力将决定着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兴亡。注重公务员素质的提高,将是我们提高执政能力的基本价值选择。因此,在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努力造就一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善于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家队伍,造就一支搏击在世界科技前沿的科技专家队伍,还要努力造就一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党政干部队伍。

如何全面提高党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呢?竹教授说,一个是在选人用人过程中的民主参与机制,使人民群众真正在公共机构管理层的选拔任用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从源头上保证把我们党的先进分子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二是要真正建立一个党内和党外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评价机制,使群众的监督和评价成为一项根本性、长期性的制度,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确立群众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