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刘宏记者李陈续)“具有跨地域性质和多学科交叉性、综合性、整体性的区域性文化研究,应该像区域间经济发展一样,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补联动”――这是出席由安徽省社科联和阜阳师范学院主办、皖北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的120余名专家学者的共同呼吁。专家们还呼吁
淮河文化覆盖淮河流域的皖北、苏北、豫东南、鲁西南等四省许多地区,内容涉及地理、历史、社会、文化、政法、经济、语言、文学、艺术、教育等诸多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厚重的积淀。与该区域方兴未艾的经济合作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各地对淮河文化的研究还处在“散兵游勇”的状态,没有跨省区的全国性的淮河文化研究机构,大大制约了淮河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专家们认为,文化和经济都是社会发展无法分割、不可偏废的重要部分。因此,社会各界应该在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研究工作。学术界应该从文化研究自身规律出发,主动打破地域之分和门户之见,积极开展跨地区的文化研究合作,尽可能创造条件,多举行诸如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这样的跨地域合作、多学科融合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在政府层面上,要像重视跨区域的经济合作那样重视跨区域的文化研究,尤其是要增强在江河流域文化研究方面密切合作的自觉意识;要在领导重视、政策导向上取得突破,更要落实到从财政经济的支持、研究机构的设置到研究力量调配等实际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