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2
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带有普遍性。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要反哺农业、城市要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的发展。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6876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2.6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276美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
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强调要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农村建设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强调城乡统筹发展,注重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就是为了使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农村社会能够实现和谐,进而为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创造良好的条件。
当前,统筹城乡发展还存在着种种困难,有着许多不利因素,其中各类制度性障碍是突出的,也是较难克服的关键性影响因素。1、管理制度长期以来影响城乡人口交流。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加大了农民进城务工的成本,阻碍了农民向城市的流动和定居,成为阻碍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大影响因素。2、投资制度导致农村投资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投资制度上表现为“重工轻农”,在向工业倾斜的投资制度战略下,我国农业用脆弱的“躯体”支撑着工业化的高速发展。长期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投入,由公共财政给予保障,而农村却依靠基层政府和农民集资来进行。由于大多数地区乡镇企业发展不理想,地方财政入不敷出,使得许多乡镇政府无力向农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而农民收入水平偏低,自我筹集资金能力差,也无力支持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投资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社会的较快发展。3、城乡经济融合度不高,联而不合,合而不一,城乡功能双向辐射力度不足,城乡诸要素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尚不畅通,缺少相互间紧密的配合和支持。这种情形既影响了城乡的商品交换,更使城市和农村形成了彼此孤立的经济体系。4、社会政策的差异导致城乡形成了不同的社会保障水平。当前,在城市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而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才刚起步。与城镇的医疗保障相比,农村人口享有医疗保险和公费医疗的比例只有10%左右,87%的农民的医疗费用由农民自己承担,农村因病致贫、返贫,甚至因为贫困无法就医的现象非常普遍。
统筹城乡发展,就要正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二元结构,突破城乡发展中的种种制度性障碍,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此建议:
―――加强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扩大农村投资。农村长期的积弱积贫,仅依靠农村的自我积累来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是不现实的,必须借助外部的力量促进农村发展,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财政资金的投入要倾向于有利于基础设施改造和文教事业的发展,用于加快农村的道路、水电、通讯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发展方面,重点改善发展环境,为农村经济发展打好基础。同时要提高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资金投入应优先投入到条件较好、具备一定实力的乡镇,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增强经济发展能力,强化其对周围乡村的辐射、带动功能。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城市资金投向农村,特别是结合农村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农产品,设立农产品加工企业,使投资获取丰厚的回报。
―――打破城乡制度藩篱,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破除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障碍,就必须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管理制度。第一,要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按照国际惯例,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赋予全国公民平等择业和生活的权利。第二,培育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统筹城乡就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成本,提高全社会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尤其要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政策和乱收费问题。第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拓宽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把具有一定工作年限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同时,探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途径和模式,逐步在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实现城乡统筹,最终实现城乡保障一体化。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切入口在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依托,是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要尽快建立一批起点高、带动力强、功能全、辐射面广、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形成一个融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将龙头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对龙头企业应实行重点扶持、优先发展的战略,保证它能真正发挥开拓市场、引导生产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将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融为一体,增强城乡产业的关联度,促进城乡产业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
―――加强文明生态村建设,改善农民的人居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征之一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而文明生态村建设正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切入点,尤其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逐步缩小城乡生存环境的差距。文明生态村建设可以尝试城乡互动、城市带动农村的模式,尤其是文明城市与文明生态村建立帮扶关系,城市帮助农村进行村落规划和建设,帮助农村提升文明程度,既加强了城乡间的交流,又发挥了文明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