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处理好“三大关系”

2005-12-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万兴亚 我有话说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深刻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贯彻落实这一精神,需要我们处理好“三大关系”。

处理好消费与节约的关系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全面厉行节约,是我国促进经济增长、加速现代

化进程的两个根本性举措。两者表面上看似矛盾,其实在现代经济学上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

首先,消费和节约两者相统一的基点是资源的稀缺性。事实上,现代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正是立足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对资源的选择性的客观基础之上,然后对价格、消费、生产、分配、市场等一系列问题展开“均衡性”研究,这种“均衡性”研究的目的就是使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使生产者获得最大利润,使宏观经济健康运行;而“均衡性”研究的本质则是对资源的节约。

其次,消费和节约两者相统一的取向都是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如果说消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的话,节约则可以创造物质财富,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领域,首先节约可以以等量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物质产品,其次在产品量一定的情况下,避免浪费的节约举措等同于增加成品量的生产行为;二是消费领域,节省物质产品的消费,等同于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三是宏观经济领域,节约可以创造新兴产业,例如近些年涌现的节能电器业、节能新型材料业,以及资源再利用业等。

第三,消费和节约两者相统一的归宿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义有两点:一,人类的经济活动要充分考虑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二,这种发展既要使当代人的各种正常需要得到满足,又不能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这说明,人们的消费应该有个“度”,这个“度”就是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和文明消费,而做到这些,厉行节约是最佳选择。

因此,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和节约理念,并使消费行为与节约举措相辅相成,不仅是当前乃至今后全国人民的一项战略任务,更是加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前提。

处理好生产节约与消费节约的关系

按照对资源性产品的使用价值或用途领域,可将节约划分为生产(性)节约与消费(性)节约两大类。在近期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主题的广泛宣传和厉行节约活动中,绝大多数属于政府机关、学校、部队、社区居民等消费节约的范畴,而企业的生产节约涉及较少。其实,企业生产节约不仅潜力巨大,而且是大有作为的。实践证明,生产节约与企业技术创新有着“不解之缘”,即技术创新是生产节约的基础。

技术创新的作用可以表现为诸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生产节约。关于这一点,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技术创新过程来描述,另一方面还可以从技术创新内容来说明。例如,对于后者,如果我们重点考察工艺技术创新中生产要素的转化效率,其结果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节约劳动(活劳动)的工艺创新;二是节约资本(物化劳动)的工艺创新;三是中性的工艺创新,即上述两者兼有的工艺创新。针对我国土地、能源、原材料、水资源等紧缺的现实国情,第二种类型应当大力提倡,第三种类型次之。再如,通过开展管理技术创新,企业还可以卓有成效地杜绝浪费、节省原材料;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企业在物料管理上实行的“零库存的准时生产制”,则是这方面的例证。

自改革开放尤其近十年以来,我国依靠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成绩斐然,2004年与五年前相比每万元GDP能耗下降了45%。但由于我国科技进步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致使资源的利用效率偏低,加快经济发展所付出的投入代价较大。来自国家发改委的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工业产品中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这说明,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厉行生产节约的潜力是巨大的。

由此可见,在厉行消费节约的同时,更要抓好生产节约,两者都是加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性举措。

处理好自觉性节约与制度性节约的关系

节约主要靠每个人的自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许我们的举手之劳,就能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事情看起来虽小,但意义重大,我国13亿人口,加起来能节约多少?反之,如果每人都浪费一点呢?积少成多,汇总起来就有可能决定国家物质财富的充足或是缺乏!但我们应该看到,建设节约型社会仅仅靠个人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人人厉行节约,加速建设节约型社会,强化制度性节约工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已势在必行。所谓制度性节约,是指国家运用相关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制度性手段确保实现节约目标的过程。可供选择的制度主要包括:建立专门的指导机构、制定节约规划、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构筑关于节约的奖惩机制、制定节约型产品的研究、开发、制造、使用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开展节约咨询、人才培训和国际交流等。如果说人人的自觉性节约是加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内容的话,那么关于节约的制度创新(制度性节约)就应该是加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可靠保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