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校长的能力建设

2005-12-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丘进 我有话说

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形势的飞速发展,许多高校规模急剧扩大,现在,四五万学生的大学在中国已经相当普遍,号称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的大学也达百所以上。总体来看,大学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软、硬环境却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诸多不协调。在此过程中,大学校长的能力对于高校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于是,

在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大潮中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校长的领导能力,就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在这里,我略陈浅见,以就教于方家。

强烈的传统文化意识

中国有着数千年连绵不断的文明,这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是中国文明最重要的传载物,它不仅包含了浩如烟海的、弥足珍贵的人类文明成果,而且愈来愈多地显示出适应未来发展的强大生命力。然而,对于这样一种十分优秀而又极其独特的历史遗产,我们不少大学、以及大学的领导者,并不十分在意,往往将传统文化的继承、教育和研究看成是简单的普及性工作,有的甚至将此种极为重要的文明成果与当代科学技术对立起来,在投入和办学资源的分配上,明显地重理工而轻文史。其结果是,中国传统的东西在大学被淡化、轻化、边缘化,学生的历史文化基础愈来愈浅薄,造成许多文化观、价值观甚至道德观方面的缺失。尽管中国的党和政府十分关注这个问题,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发了很多文件,但我以为,一个重要的具体因素――传统的人文和社会遗产,仍然没有被教育政策的制订者和大学校长们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国高等教育的早期办学中得到一些启发,要有选择地继承那个时期的成功经验;欧美、日本的大学教育也十分重视传统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并向社会输送大量文化人才。这些都值得我们的大学校长们借鉴,一定要下大力气,使我们的大学成为保存、推进和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实事求是的定位

当今中国高教界最为热门的关键词,大概要数“一流”了。“一流的校园”、“一流的教师”、“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水平”等等呼声,不绝于耳。据了解,我国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学校就有数十所之多。不少学校动辄购置数千亩地建设新校园,有的学校常年不断地盖大楼,整个学校更像是一个热闹的建筑工地。有的学校忙于超前地购置最新最好的科研设备,以应对各种各样的评估和检查,等等。这些口号或发展目标,如果能够实现,当然很好,但实际情况往往未必切合崇高的目标。也许学校有形的硬件搞上去了,但是一些无形的价值却被丢失或抛弃了。我不曾对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大学进行过考察,但我间接地了解到,大凡有悠久历史的、著名的一流大学,其重点建设的眼光更多地放在得到社会发展认可的办学机制上,如改善条件,吸引最好的、有创造潜质的学生,引进高水平的教师,营造自由和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稳步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目光长远地培植有自身特色的研究项目,而不是匆忙地推出物质成果,以求彰显于世。这些著名大学,大多以保存和稳步推进自身优良传统为主线,而在硬件建设上却慎之又慎,喧闹的建筑工地在校园里更是极为罕见。

我以为,大学要做到知名,成为一流,仅靠采取种种吹糠见米的举措,以期跟踪各种评估指标是难以实现的,就像那些被公认为名牌的日用产品,是厂家经过长年累月的、无声无息的艰苦努力,不断改进性能,提高质量,才逐渐为用户所接受,其“名牌”和“一流”,实际上是消费者心中对此种产品的认可程度,绝非任何纯粹的宣传或评比可以达到的。我们经常见到某些评估机构每年都对大学进行排名,进而产生若干所“一流”或“著名”的大学。然而,即使是科学、严谨的排名和评估,也只能是对大学发展的现状予以追认,未必昭示着这些大学的未来,因而不应该被理解为引领大学发展的标准或导向。对此,我们的大学领导者应该有清醒和冷静的认识。

思想境界和世界眼光

任何大学,无论其如何古老,如何知名,如何一流,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便是对学生的教育,尤其是本科生的教育,因为这是大学得以立本的头等大事。对学生的教育,比较容易看到,也相对较易做到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潜伏于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之下的文化、道德、品性、情感、为人处事等非知识因素或非智力因素,则容易被忽略,被漠视,被淡化,因为这些因素难以在评估机构设定的各种指标中得以描述。然而,有眼光的教育家,负责任的大学领导者,都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我们也不难发现,凡是对社会有所贡献、做出重大成绩的毕业生,其成功的原因,固然有其所学专业的基础,但更离不开其人文素质、精神境界和社会责任感的支持。而后者的养成,实有赖于在校期间课外的教育环境。据介绍,国外许多著名大学的教授都负有双重的工作职责,既是一部分学生的专业课程老师,也是另一部分学生的思想品格的教育者(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工作性质,针对不同的学生,而不是集专业教学和品格教育于同一个学生群体,这样似乎更利于提高教授两种职能的责任感)。我国的大学体制不同,难于做到这一点,但对于大学校长来说,如何将此种非专业教育纳入大学教育的主体并有效推进,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难度很高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

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方面,西安交大有着长期积累的经验和做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探,我们感到,除了通常所做的学生政治、社会活动之外,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关注校园之外的社会形势,对当今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开展学习、探讨和研究。例如:中东局势,海湾战争,能源危机,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台海局势,贸易争端,知识产权,人权问题,乃至禽流感、口蹄疫、非典、地震、海啸等,还有国内的重要问题,如贫富差别,三农问题,城市建设,医疗改革,产业调整,基础教育,环境污染,社会治安,道德滑坡,腐败现象,等等,都可以在不同的范围内,采取不同的形式,广泛吸引和动员学生参与,自由发表议论,畅所欲言地开展讨论,提升其正确观察社会、研究问题的能力。而组织这样的活动,需要大学在领导层面上予以重视,予以实际的支持,并且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大学校长,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为丰富的社会经验,局限于一名学术型专家的思想范围是难负此任的。

成为专职的管理者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大学校长,基本上产生于教学和科研第一线,担任领导工作之后,出于“留有后路”的自然想法,多数是专业和行政“双肩挑”,有的并未减少原来的教学科研工作量,担任学校的行政领导更像是业余的“兼职”。我们的大学,校级领导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余人,分工很细,理论上似乎可以面面俱到,精确管理,但实际上,真正全职于学校管理者并不多,行政领域难见主管领导踪影;有些领导看似很忙,辛苦万状,但实际上与行政工作关系不大。此种现象,不仅影响学校正常秩序,致使重要的工作由于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而产生决策失误,而且相关部门办事不便,啧有烦言。我以为,应该把全职(或基本全职)从事管理工作作为担任大学校长的重要条件,将其纳入大学管理的综合机制之中。如是,应可收到“人”半而功倍之效。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