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三新”与“三旧”

2005-12-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齐芳 我有话说
自1987年以来,每年年底中国科技界的重头戏之一就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的发布。这是一把量化的尺子,剔除了繁花似锦的形容词,榨干了所有的水分,一个个实打实的数字,从一个侧面衡量着中国一年来科技发展的成就与缺失。

作为一项连续性的工作,纵向的比较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同2003年相比,今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浩如

烟海的数字中有哪些新亮点?又有哪些老问题?

三个新亮点

新亮点一:新增加对《医学索引》的统计分析

美国《医学索引》创刊于1879年,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出版,收录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余种文字的4800种生物医学及相关学科期刊,是当今世界较权威的生物医学文献系统,收录文献反映了全球生物医学领域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目前,我国大陆有75种期刊被该系统收录,2004年该系统共收录中国论文18962篇。

点评: 医学是自然科学的分支之一,也是和人民生活最紧密相连的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的进步,医学同其他学科的交叉点越来越多,很多新的科学成果都在医学领域迸发出来。在统计中加入对《医学索引》分析,可以更客观、更综合地反映出我国前沿科技领域的科研状况。

新亮点二:首次发布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统计结果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情报所编制的反映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大型综合检索系统,其覆盖领域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城市研究,教育,心理学等43个学科门类。2004年该系统收录论文总数为132599篇,我国 含香港和澳门地区 论文数为1436篇。按论文数排序,我国位居世界第12位。

点评: 通过对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分析和统计,可从一个方面了解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和国际地位,也可以帮助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与国际同行交流和沟通,促进我国社会科学和与之交叉的学科的发展。

新亮点三:十年排名提高四位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贺德方欣喜地说 “最可喜的是,过去十年间我国论文被引用数已经排在世界第14位 ”2004年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与上一年相比取得了稳定的增长,SCI论文数增长15%,论文数排位超过了法国,论文被引用篇数和次数分别增长4.4%和4.3%。

点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科技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我们正处在科技发展的最好时期,论文质量和数量都有了稳步地提高。这也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工作分不开。贺德方说,我国的统计结果被国内各大媒体及海外媒体公布,提高了我国科技人员的学术地位,扩大了研究机构的国际影响,也为我国学者参加国际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个老问题

老问题一:企业论文数量持续低迷

2004年我国各类公司企业发表国内论文篇数只占总数的11.21%,发表国际论文数只占总数的0.63%。而高等院校论文发表数仍然一枝独秀。在国内论文方面,高等院校论文发表数占总篇数的64.36%,在国际论文方面,高等院校论文发表数更是占到了80.73%。

点评: 高等院校一枝独秀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发表文章大多集中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大学多,研究方向多集中在基础研究领域,自然文章发表也较多。其次,很多学校把发表论文作为研究生毕业或评定职称的硬指标之一。高校目的明确,数量自然就多。但是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还远远不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老问题二:论文引用率低

我国尚没有一个学科的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达到世界平均值。从1995年1月到2004年8月,数学是我国各主题学科中引用次数相对优势最高的学科,也只达到世界所有论文均被引用次数的65%。

点评: 在为进步欢喜雀跃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科技论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质量还不高。提高“质量”既要加强英文表述能力,更要在文章中有创新点。前阶段学术界传出几起剽窃丑闻,真假姑且不论,但总是无风不起浪,还要科技工作者多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老问题三:区域差别明显

北京的论文发表数已经连续几年位居榜首,而西北、东北地区省份排名则多比较靠后。2004年,北京地区发表国际、国内论文总数达到67296篇,比第二位的上海多出3万多篇。陕西是西北各省排名最靠前的,也只占到第6位。东三省中辽宁最靠前,排在第9位,也只有1.6万篇左右。

点评: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后,人才“孔雀”不再“东南飞”,西北、东北各省、自治区招揽了更多人才,科技实力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这种区域差异的根本性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通过完善政策、鼓励机制创新等多种途径予以解决。

今年的大餐已经结束,我们在期待明年的盛宴。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新看点,我们希望老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解决。从今年的统计结果,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科技发展会越来越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