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年“省”出五个天池

2005-12-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王瑟 通讯员 宋慧敏、孟庆新 我有话说
本报乌鲁木齐12月11日电(记者王瑟通讯员宋慧敏、孟庆新)将总计相当于20多个新疆天池的水,化成丝丝“雨”(喷灌)、滴滴水(滴灌)、股股“泉”(涌泉灌、软管灌),滋润着750万亩土地上的农作物。这些被誉为“节水革命”的现代灌溉方式,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年节水量相当于五个天池。

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节水灌溉办公室的最新统计数字表明,今年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节水灌溉应用面积达750万亩,占全兵团播种面积的52%。与常规灌溉相比,实现年节水8亿立方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由于特殊的原因,多数垦区都在沙漠的边缘,水资源十分匮乏。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节水之路。早在上世纪90年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在缺水的团场大面积推广喷灌技术。该系统作业时,农田上空细雨蒙蒙,水帘交织,构成一幅壮美的人工降雨图。使用该技术,农田可节水30%左右。

199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创新的农田大规模集中连片铺膜技术与引进的滴灌技术成功“嫁接”,并迅速推广。仅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五年来,兵团就新建滴灌面积400万亩。去年,该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膜下滴灌技术使传统的浇地,变成给农作物“打点滴”。水流顺滴孔直达农作物根部,使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最佳含水状态,加之地膜覆盖,水分蒸发大大减少,农田用水量仅为常规灌溉的60%。

200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行开发出自压微水头软管技术,这项获国家专利的灌溉技术,将细软管直接铺至农作物的根部,作业时水流通过微水头涌出。使用该技术较常规灌溉节水30%,亩均设备成本不足百元。

新型灌溉技术的推广,引发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田间取消了通道,可节约耕地5%至7%;闸阀控制灌溉,使每人管理定额成倍增长;作物生长环境得到改善,可增产20%左右。

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一份调查报告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节水灌溉在世界节水领域创造了农田应用的最大规模及高效节水器材的最低价格,并成为滴灌设备和滴灌产品的最大供应商,这是我国节水农业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已基本形成以滴灌为主,喷灌、涌泉灌、自压微水头软管灌并行的高效节水模式,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