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济南12月18日电(记者董学清、徐冰)山东威海市在当地电台开办《行风热线》4年多来,给了老百姓一个说话的平台,将大量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中,成为党和群众的连心桥、纠正政府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监督岗,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效突破口。
“给百姓一个说话的地
方”
在威海市,周一至周五的每天早晨7:30,许多人都会打开收音机,收听威海广播电台新闻频道的《行风热线》节目。这是威海广播电台与威海市监察局联合开办的一档集行政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民众监督于一体的广播热线直播节目。每月由税务、供电、交通、公安、民政、工商、城建、市政等40多个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和窗口行业的主要负责人,直接向群众汇报本部门行风建设情况,并通过3部热线电话与群众对话。
家住市区云鹤山庄的吴大爷一年来一直被附近的一处违章建筑困扰,给《行风热线》打电话后,规划部门很重视,经过多方努力,这座违章建筑被拆除。吴大爷说:“《行风热线》太好了,不管反映什么事情,不用出门,在家里打个电话就行。”
威海广播电台台长助理邢飞说,在短短25分钟的节目时间里,接听受理群众打来的电话平均每期都达10多个,有的听众甚至在节目开始前15分钟就打来电话,等候与部门负责人对话交流。
“件件有说法、事事有回音”
威海市监察局局长孙少伟说,行风热线之所以经久不衰,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用,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说法、事事有回音”。
《行风热线》制定了以各有关部门一把手上线为核心的热线工作制度。要求单位主要负责人上线要达到80%以上。上线的部门负责人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对咨询性问题要求当场解释清楚,对投诉性或建议性问题要当场表态,能够办到的要公开作出承诺,办不到的事情要说明理由。
为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和参与作用,市热线领导小组在管理上引进了行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对《行风热线》上线单位行风评议。通过聘请行风监督员等形式,拓展渠道,多方收集群众对各上线部门的意见。
《行风热线》不断加大反馈力度,提高反馈速度。最初,热线问题的反馈周期为3天。从2004年起,电台在常规节目开始前增设了5分钟的《热线回音》,对前一天热线中典型问题的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及时的跟踪报道。此外,还与电视台的晚间节目《直播威海》联动,做到让百姓“早听、晚看”,进一步提高了跟踪反馈速度。
市民丛波滋说,有了行风热线,老百姓平时不敢说、无处说的话都说了出来。以前几个月、半年甚至一年办不了的事,现在短时间内就办理了。
《行风热线》从2001年5月28日开播至今,共播出节目1100多期,接听热线电话11000多个,解决实际问题5000多个,群众对热线反映问题处理的满意率超过了90%。
搭起“党与群众的连心桥”
《行风热线》为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渠道,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迅速贯彻到群众和基层,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得到了及时反映和解决。
市区焚烧医疗垃圾问题因涉及卫生、环保、建设、土地等多个部门而久拖未决,深受焚烧医疗垃圾烟尘危害的市民上访不断。热线中的呼声引起市里的高度重视,市政府主要领导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落实责任、统筹资金,排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时间表。不久,燃烧了多年的医疗垃圾焚烧炉在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一举迁出了市区,威海市区的天空变得更加湛蓝。
4年多来,《行风热线》的节目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初,群众的批评多、抱怨多,反映自身问题的多;后来,建议多、关爱多,反映社会问题的多。邢飞说,4年来听众关注的焦点逐渐从自身转移到了社会。很多热心听众一方面收集群众对上线部门的要求,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另一方面积极充当社会义务监督员的角色,对生活中存在的破坏公物、市场欺诈等现象提出批评,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关爱。
市委一位领导介绍说,《行风热线》开办以来,群众来信来访明显减少,尤其是和群众生活、生产、工作密切相关的城建、市政管理方面的来信来访减少了一半。今年1至10月,全市集体上访下降29.9%,上访人数下降37.1%。
威海市市委书记崔曰臣认为,《行风热线》有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也就从制度上保证了群众实际困难的合理解决,建立起了及时解决社会矛盾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