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西北,国防大学校园,一片静谧。三支现地教学团的旗帜在红山脚下迎风猎猎。
9月5日至16日,“国防大学赴黔渝现地教学团”在校长裴怀亮中将的率领下,举旗大西南。9月6日至16日,“国防大学赴井冈山现地教学团”在副政委李殿仁中将的率领下,重上井冈山。9月16日至26日,“国防大学赴
将军们告诉记者:2005年国防大学秋学期的现地教学之旅,可以称得上是信念之旅、军魂之旅、使命之旅。
信念之旅――铸牢永远忠诚于党的信念意识
70年前,江西于都河,一群头戴红五星的人们抱定这样一种信念: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让劳苦大众过上好日子!他们从那片曾经给他们滋养、给他们力量的红土地义无反顾地出发了。
70年后,来自国防大学的学员们重上井冈山,再进遵义城,拜谒延安,踏访当年红军生活战斗过的山山水水。
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学员们到井冈山、古田、三湾;到贵阳、遵义、重庆;到延安、吴起、会宁,一路仰望,心潮澎湃。
他们拜谒了息烽集中营,也叫猫洞集中营,这里关押和残害了中共党员、爱国人士、进步青年达1220人。学员们缓步行进在息烽集中营纪念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铁证如山的实物,让大家对这座人间地狱有了初步的了解。关于猫洞,讲解员说,据幸存者回忆,在这个山石溶洞用刑,外边的人听到的惨叫声类似猫叫,故称猫洞。
学员们还亲手抚摸一下先烈们在渣滓洞、白公馆曾经睡过的床,铺过的褥,走一下先烈们曾经迈过的坎,进出的门,听一听从山上奔泻而下的流水声。
军魂之旅――铸牢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意识
巍巍井冈,青青翠竹。八角楼上的灯光,曾经是那样地亮在追求光明和真理的人们心中。在福建省上杭县,学员们真正领悟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红军到底是如何建成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午后的秋阳让遵义城显得那样的恬淡,护城河里的水映衬着蓝天,明镜似的。这座红色的城,就这样在黔北的绵绵大山中,沐浴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劲风,焕发着新的生机。怀着朝圣般心情的学员们在跨过316级台阶后,伫立于红军山上的遵义红军烈士陵园巨大的纪念碑前,伫立于被当地群众称为红军菩萨的女卫生员小红的雕像前,伫立于在遵义战役中牺牲的年仅27岁的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烈士墓前。在低回的哀乐声中,红军的传人们眼中闪烁着点点泪光。
沿着缓缓东流的湘江水,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学员们来到70年前那个事关党、红军乃至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的地方――遵义会议旧址。“遵义会议旧址”这六个大字,是1964年11月,毛泽东主席手书的,这也是他老人家生前为革命旧址题写的唯一一幅字,弥足珍贵。
流连在红军总部旧址,瞩目这长方桌边的一张张折叠椅,耳畔仿佛又听到了那浓重的湘音,在慷慨激昂地陈述自己的思想!五队学员闻相俊告诉记者:“通过现地教学,更深刻地理解了军魂的含义!”
使命之旅――铸牢新使命意识
据教务部的负责同志介绍:赴井冈山和延安现地教学的两个团,是作为第一批军队班次,列入中共中央组织部培训计划的,将分别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进行衔接式教学。这是党中央紧扣“执政能力建设”大规模培养干部的一个重要举措。这种教学模式一旦创建,将开创依托中央三所干部学院培训军队专设班次的先河,拓展国防大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路子。
13队研究生学员于新敏告诉记者:“在延安踏访革命纪念地或革命旧址,不仅产生视觉冲击力,而且产生心灵震撼力,更有助于我们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70年前,中央红军三大主力86000名将士,用青春和热血为地球一隅缠上一条永恒的红飘带。70年后,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正在最高军事学府深造的指挥员们踏上了漫漫征途,追寻地球上的红飘带。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壮举,以红军当年激战过的战场为课堂,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教材,锻造我军未来高级指挥员的战略思维和谋略艺术,正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