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故事告诉人们,做平凡的人是有意义的,只要你坚持并执著于你的理想,你就是时代的英雄。
日前,来自北京大学各个院系科研、教学战线上的骨干教师聚在一起,情不自禁回忆起与孟二冬教
传统学术氛围的影响力有多大
“老师教学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无限的。有什么样的教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学风,即而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科研。”北大生命学院昌增益教授说。
“中文系涌现出孟二冬教授这样一位北大优秀教师的典范,不是偶然的。”中文系副主任陈跃红教授说,“中文系里像孟二冬教授这样的教师还有很多,一心扑在教学与科研上。”
的确,多年来,中文系没有一个人为职称、待遇问题到系里为自己争闹,像孟二冬教授一样,大多数老师也都潜心于自己的科研与教学,为学甘做冷板凳,为师一心为学生。
也许这就是优良的北大教风在今天的体现。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向学校的大环境下,名与利的诱惑却没有动摇这些默默无闻地耕耘着的教师们。
于1992年1月创立的北大国学研究院在院长袁行霈教授的带领下,十几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地致力于把大学文化延伸到社会,把高雅文化普及到大众,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扬。作为袁行霈得意门生的孟二冬也长期担任研究院秘书。十多年来,在社会上人文学科日益边缘化的大背景下,国学研究院的一批人却在默默地坚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阵地。
淡泊名利、专心致学的学术氛围给人以定力。
尤其在今天,我们呼唤这种风尚,并坚持这种精神。
为师与做学问如何统一
在中文系,孟二冬教授是骨干教师之一,但在众多教师中,他并不是很起眼:没有担任工作职务,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做学问、教书、锻炼身体。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身上却凝结了崇高而可贵的品质。
中文系蒋绍愚教授说,在他身上,平凡与崇高统一在一起,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老教授还记得,当他拿到孟二冬教授花费7年时间写就的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时,他深有感触,在当今还能有人踏踏实实地花时间去做这种扎实的学问!“这样一种文学史料性质的书籍的出版根本不会在学术界引起轰动效应,如果发行也就只有几千本的销量。”然而,孟二冬教授呕心沥血所做的这项填补文学史空白的研究,不仅内容翔实,而且大都是从第一手资料出发。
教书育人是一个学校的根本,也是为师之责。
然而,判断一个老师的水平,相当大程度上是一些量化的标准,诸如出版著作、学术论文等等,其教书育人的根本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了。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上,为学、为师、为人是统一的。孟二冬教授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的精神,正是在课堂上灌输着做人的道理。”哲学系李中华教授说。
“孟二冬教授真正实践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的格言,并且能够自得其乐。”中文系刘勇强教授说。
“孟二冬教授所做的都是最基础的一些工作,然而,这些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这些事情做好了,成果的获得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做不好,整个教育、整个社会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滑坡。”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所做的那些事情确实很平凡,但又的确非常崇高,蒋绍愚说,“他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具体体现在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这是中国知识分子非常可贵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