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了伟人的嘱托

2005-12-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徐梦和 我有话说
1958年9月10日,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家乡的大学题写校名,并嘱“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2005年12月17日,湖南省和教育部重点支持湘潭大学建设协议签字仪式隆重举行,这是湘潭大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走过无数风雨、创造众多奇迹的湘潭大学站在了又一个新的起点上。

走进这所矗立在伟人故里的全国重

点大学,我们可以清晰地聆听到她阔步向前的铮铮足声,强烈地感受到她生机勃勃的火热青春,真实触摸到她奔涌跳跃的时代脉搏。

“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

“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一以贯之的嘱托和期望。是毛泽东同志的嘱咐,湘潭大学得以在1958年创立;是邓小平、李先念同志的关怀,湘潭大学在1978年被批准为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江泽民同志“办好湘潭大学,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作出新贡献”的题词,湘潭大学1998迎来飞速发展的新机遇;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湘潭大学在今天成为省部共建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这是湘潭大学的宝贵财富,是湘潭大学强大的精神动力。47年来,一代又一代湘大人牢记伟人嘱托,并将之转化成推进学校发展的实际行动,面对创业道路上的重重困难,表现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改革创新精神,创造性地解决了前进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在新时期湖南高等教育改革史上,学校先后创下了七个“第一”:1992年,率先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将人才推向市场;1995年,率先进行招生“并轨”改革试点;同年,在本科教育中率先推行学分制改革试点;1996年,率先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1997年,率先成立了董事会,探索办学体制的改革;同年,倡导成立了湘潭地区高校联合办学理事会,开始了联合办学的尝试;1998年,又率先进行了干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这一系列改革环环相扣,促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湘潭大学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充满艰辛、也充满希望的改革史。历届校领导和全体湘大人总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探索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新思路,抓住我国几次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和高等教育难得的发展机遇,深化改革,实现了学校历史上三次大的跨越式发展:

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这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振兴科技,发展经济的伟大转折时期,学校及时提出了“70年代打基础、80年代上规模、90年代上水平”的发展思路和“加强团结,坚持改革,充实提高,稳步发展”的工作方针,全面改善办学条件,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使学校实现了第一次质的飞跃。

第二次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学校着重调整专业结构,在原来单一的基础学科中发展了一批适应湖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学科,并在原有的综合优势学科上,孕育了一批适应社会需要的交叉边缘学科,大大增强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综合办学能力。

第三次是90年代中期至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学校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成功地实现了办学层次的跨越,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全面提高,学科层次和学位点建设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正是在这种长期的不懈追求与实践探索中,湘潭大学基于对自身特色与优势的理性认识,全面确立起了以人为本、注重学术、服务社会、发展创新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大教育观、开放性的办学观、集约型经营管理观和现代人才培养观,确立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出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新世纪大力推进学校突破性发展的新思路:坚持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学位点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进一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办学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更加协调一致地快速发展;进一步完善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科研和科技开发水平,加强学科专业群体建设,依托基础专业学科优势,大力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学科和专业,积极推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和社会发展的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提升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先进的教育理念孕育了开阔的办学思路,开阔的思路明确了宏伟的发展目标,宏伟的目标激发了湘大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凝聚了湘大人共同的智慧和力量,使这所万人大学焕发出蓬勃生机。今天的湘潭大学已经拥有16个博士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1个硕士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在2005年全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排名中,本科生培养质量排名第45位。近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60多项,其中国家863、973项目子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科、社科基金等重大项目近90项,省部级重点项目400多项,出版学术类著作40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7000多篇,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冯康科学计算奖”等高层次奖励100余项。2005年,该校又有3项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数在省内高校排名第二。

“真正做到不误人子弟”

“大学是造人冶志的熔炉,养德能够成仁,养学可以为师,养智可以成就科学,养品则能造就精神的高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误人子弟。”这是湘大人文立校的深刻学理。

然而,如何才能做到对学生负责、不误人子弟?换句话说,湘潭大学是如何做到把这种深刻学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既品端身正又个性鲜明而倍受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欢迎的?其个中秘诀,就在于湘大勤于苦练内功,善于强基固本,狠抓教育教学质量。

为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湘潭大学不断强化教育教学质量是生命的教育观念,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改进教学方法为手段,创造性的提出了专业培养、学生指导、校园文化、学科建设、质量监控和后勤支持保障等六大教学工作体系。这六大体系的创建与不断完善,涵盖和兼顾了教学工作过程中共性与个性、引导与自主、教学与监控、环境与育人等各个方面,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湘潭大学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出发,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与探索,逐步构建起横向拓宽专业口径、纵向拓宽专业内涵、“基础加模块”、“主修加辅修”、“推行导师制”等五种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加修专业和多修课程,并组建对比教学改革实验班,采取“优生优培、弱生特培、因材施教”的措施和方法,努力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上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湘大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注重对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使学生无论在学习期间还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都能够始终保持一种勤奋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始终保持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开拓创新、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

一位诗人以“洞庭湖的杨柳,倒着插也能长大”来形容湘大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湘大毕业生已经醒目地构成了几大人才板块,而且每个板块都呈现出鲜明的特质。

“基础好、后劲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这是对在学术领域工作的湘大毕业生的基本评价,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袁亚湘教授、美国宾州大学计算中心主任许进超教授等,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吃苦耐劳、开拓进取”,这是对一大批跨领域、跨学科专业就业、创业的毕业生的评价,其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颇具影响的实业家。

“政治素质高、奉献精神强”,“艰苦创业、奋发向上”。这是部队等用人单位的基本评价。近几年来,各军区和部队来校选拔毕业生的单位不断增多,选拔人数逐年增加,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湘大几十年的历程里,无论是教学还是求学,都远比大城市和著名学府的条件要艰苦和寂寞得多,甚至在一段时间里,使得湘大的生源结构独具特色: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或边远山区,经济条件不够宽裕,部分学生还相当困难,他们较好地继承了湘大创业者们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传统,好学上进,勤学不辍,取得了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成绩。

“高素质人才是从大学浓郁的人文和科技氛围中熏陶出来的”

“高素质人才很大程度上是从大学人文和科技氛围中被熏陶出来的。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应当有‘三大’,即大师、大气、大楼。大师是核心,大气是灵魂,大楼是基础。大师之大就在于人格之大、学问之大、成就之大。大师要有大气、成大气、育大气。大气就是要有明镜止水的胸怀、泰山乔岳的人格、霁月光风的气度和海纳百川的风范。”湘潭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彭国甫教授在阐释学校的办学理念时如是说。

从这里走出去的毕业生都知道,记忆中的湘大“原生态”,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坡。“不毛之地,黄土高坡”,这是检索湘大历史的两个关键词。

湘大不会羞于介绍这点。因为,只有亲历了湘大成长历程的人,才会知道白手起家的湘大取得这样的成绩,是足以自豪的。

文学与新闻学院著名教授张铁夫先生在回忆这段掺杂着艰辛与快乐的创业史时,很真诚地向全校师生说:“1976年5月,我作为志愿者来到湘大,应该说,我真正的教师生涯是在湘大开始的。近30年来,我亲眼目睹了湘大从一片不毛的荒山到一座新兴大学城的巨大变化,当然作为最早的湘大人之一,我也曾为这座大学城的崛起挖过土,挑过砖,并为学生们授业解惑,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只有在这里,我才真正感受到了一个人民教师的责任和快乐。”

当年,就是张铁夫先生这样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的622名“志愿者”,展开了湘大的创业蓝图。在当时还是一片荒山的校园,他们住茅棚、宿农舍,点煤油灯,坚持读书做学问,边劳动建校,边教学科研……

当这一幕被湘大的学生编成文艺节目,再现给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的专家们时,许多人都感动得潸然落泪。

正是在这种创业精神和教育责任的双重激励与鞭策下,一代又一代的湘大人奋发图强、团结拼搏,使湘大积淀了深厚的办学传统与人文精神,也推动了学校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校园面积由1345亩增加到2429亩,校园建筑面积由29万平方米增加到73万平方米,学生公寓面积从2002年的9.5万平方米增加到18万平方米;图书馆面积从2002年的6500平方米增加到2.6万平方米,藏书从105万册增加到210万册。其他各项办学条件指标都翻了一番以上。

而今,走进湘大,就如同进入一座公园,山水花鸟,亭台楼榭,处处洋溢着自然之美,和谐之美,一座融大楼、大师、大气于一体的园林式的大学城正在伟人故里迅速崛起。这是城市的风景,是湘大的生态,折射着这所新兴大学的实力与办学理念。

2002年,一位来自陕西的新生家长送孩子上学,沉醉在湘大优雅而生机勃勃的环境里,很真诚地说:回去后,我要动员我认识的所有学生,都来考湘大。2004年,一位在新疆工作的新闻工作者听了同事介绍湘大的情况后,毫不犹豫地将他高出重点线107分的孩子送进了湘大的化工学院。一些考生的家长考察了湘大的校园后,都极其果断地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了湘大。也许,仅仅透过校园环境所诠释出的办学品位和人文气质,人们就对这所学校产生了敬意和亲近感――近几年来填报一志愿的爆满。

“高水平大学,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交融。为学先为人,育人先育德,大学必须着力为学生提供一流的认知空间,即为学生创造接受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的条件;一流的行为空间,即为学生搭建一个培养能力、勇于实践的平台;一流的情感空间,即为学生营造一种培养高尚情操、磨练坚强意志的环境。”湘潭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罗和安教授一语道出了大学人才培养根本所在。

在坚持以人为本、环境育人的理念下,建设生态校园、信息数字化校园、高品位文化校园的不懈努力,使这所建在荒地上的大学,还处处充溢着现代气息,无论自然环境、文化品位还是设施水平都堪与国内任何大学媲美:开办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开设人文书库,提高学生的文化层次、思想境界、精神生活品位及道德情操。同时,学校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与学生进行直接的对话与交流,“韶风名家论坛”、“直面厅长”等系列报告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雷锋公司”、“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品牌学生社团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组织新生赴韶山、花明楼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课。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每年有一大批学生考取名牌学校、科研院所的硕士、博士生,不少学院、班级的学生考研录取率达45%,本科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达70%。近三年来,先后有3名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国家二等奖、湖南赛区二等奖;3名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湖南赛区一等奖,3人获湖南赛区二等奖;有6名学生获“‘天一银河杯’湖南省首届研究生科技创新竞赛奖;由教师指导、学生集体完成的《湘潭大学水质调查与采样测定研究报告》获第二十三届湖南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2005年全国第九届“挑战杯”学生创作大赛,学校以学生党员为骨干的代表团再创佳绩,又一举夺得了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同时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湘潭大学这种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将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教育模式,在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湘大毕业生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学副校长;有政府高级领导;有著名电视策划人、文学评论家……

一个个出类拔萃的毕业生,折射出湘大厚重的人文底蕴,凸显了湘大科学的办学理念,记载着湘大辉煌的办学历程。

“我毕业于湘大”

“我在湘大本科毕业,在中科院硕士毕业,在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毕业。当有人问我毕业于哪里,我总是自豪而坚定地回答:我毕业于湘大。”面对母校2000多名师生,回母校做“大学之路”讲演的袁亚湘博士不无真诚地说。袁亚湘对母校的情怀,显现的是自信而且自豪的湘大风骨。

这一天,与袁亚湘大学同班的许进超也同时回到了母校,作为美国宾州大学计算数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他对母校赋予他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无比地感激,一心想为母校做点事,他兼任了湘大计算数学研究所所长,受聘为湘大“芙蓉学者”特聘教授。而以“江南才子”闻名的王鲁湘则满怀深情地写道:“湘潭大学是我人生启蒙的起点,是我学术生涯的第一个精神家园。在这里我学习过,工作过,有我难忘的恩师。我在这里第一次仰望人类知识宝库的大门,读到第一本外国文学名著,写下第一篇学术论文,栽下第一颗树,讲授第一堂课,而且结婚生子,成家立业。有太多的人生第一次在这座校园经历。感谢湘潭大学。”

“我校学生一般入校半年后即建立起了对学校深厚的感情,他们刻苦学习、奋发图强,处处注意维护学校的形象和声誉,热切希望学校能够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强。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的校友,都以自己是‘湘大人’而自豪。”校党委书记彭国甫同样充满自信。

从1974年招收第一批学生起,湘大已经累计向社会输出了9万多毕业生。如今,贴着“湘大”品牌标志的人才群体,以近乎卓越的整体表现,在湖南乃至全国传递着一个信息:湘大毕业生,有着深沉、自信而睿智的精神气质。

彭国甫形象地形容:有的人抬着头走路,有的人低着头走路,湘大的学生,大多是既抬着头走路又低着头走路。

作为哲学教授的彭国甫这样解释:抬着头走路,表明这个人自信,低着头走路,表明这个人好思,湘大毕业生普遍反映既深于思索,也自信踏实。

解读湘大人才群体,可以清晰地看到,湘大奉行的“人文立校”理念,潜移默化成了其毕业生深沉厚重的精神气质。

一位国内知名学者曾经谈到过湘大的人才现象,认为湘大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原因,一是毛泽东主席嘱托的思想动力,二是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三是人文和科学教育的滋润,四是优良办学传统的熏陶。

这十分贴切地道出了学校的办学优势、精神传统、办学理念与高素质人才培养之间的密切关系。

“大学的意义不应局限于比中学高一个等级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而应当是含有大的志节、大的抱负、大的学识、大的气魄、大的理想和大的胸怀的教育。”这就是湘大人对大学教育的理解。

向高水平重点大学进军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城。”思路决定出路。在当前学校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改革发展正处于蓬勃上升的强劲势头下,湘潭大学并没有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审时度势,积极谋划学校发展的新蓝图:在不久前结束的党代会上,学校正式提出了向高水平重点大学进军的宏伟目标。

当“建设高水平全国重点大学”的号角渐次吹响,湘潭大学的决策者认真分析、科学谋划,为高水平全国重点大学建设把脉,并开出了有效的“处方”。

“坚持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学位点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进一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办学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更加协调一致地快速发展,重点扶持优势学科的发展。”湘潭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罗和安教授如是说。

根据学校的相对优势,凝练若干有特色的优势学科,在人员配置、资源分配、政策配套等方面向这些学科倾斜,使这些学科能异峰突起,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科学集成和融合,组建大团队,争取大项目,获得大的科研成果。

在确保和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调整人才培养层次的结构,大力加强研究生教育,着力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创建优势专业群体,对于社会需求量明显不足的专业,适当控制招生计划。

积极探索按学科大类培养人才的途径,搭建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学科基础课平台,加快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建设,加强基础课教学工作。

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争取有一批优秀课程进入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行列,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从2002年的“跻身省属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前列”到2003年的“全力推进学校的突破式发展”;从2004年的“谱写伟人故乡重点大学新篇章”再到2005年的“谱写高水平全国重点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新篇章”,这一系列目标始终体现着湘潭大学对以高标准的办学条件、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质量的教育教学、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品位的校园环境来精心培养和造就素质高、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并具有国际视野的合格人才的不懈追求,体现着湘潭大学能够始终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并根据自身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来谋划新的发展目标、确定新的发展战略的应变能力和全局眼光,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逐渐实现预定目标。

“办好湘潭大学”,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是湘大独特的办学优势和宝贵资源。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湘潭大学将这一独特优势转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转化为奋发图强的精神和传统,推动了湘潭大学一次又一次跨越式的发展。新的世纪,站在湖南省和教育部重点支持湘潭大学建设这样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湘潭大学一定会牢记伟人嘱托,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在全力推进高水平重点大学建设进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湘潭大学校门

省部共同支持建设湘潭大学签字仪式

美丽的湘潭大学校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