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从陕西铜川教育学院退休回到家乡后,乡亲们物质上致富、精神上返贫的可怕现
自乐班的节目中传统剧目自然必不可少,但要编排出反映时代精神的现代戏曲作品,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2001年3月,陕西铜川市惠家沟党支部书记郭秀明的先进事迹先后被各大媒体刊发后,深受感染的袁晓东立即决定用郭秀明事迹作为创作题材,并用秦腔这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来广泛宣传。于是,他只身一人来到郭秀明的家乡,在那里一住就是好几天,和熟悉郭秀明的干部群众广泛交流,搜集原始素材。回家后激动不已的袁晓东顾不得休息,彻夜加班创作出了秦腔《九州歌唱郭秀明》和快板《郭秀明是党的好儿子》。和这部作品一起问世的还有一支由15人组成的“郭秀明精神宣传队”。与别的文艺组织不同的是,宣传队的乐器、服装、灯具等所有设备全部由袁晓东牵头自费购置。此后的几个月时间里,这支特殊的宣传队,跋山涉水、走村串乡,跑遍了三秦大地10个地市,累计演出70余场,几乎场场爆满。
宣传郭秀明事迹不能只在陕西。坚定了这一信念后,袁晓东便带着一把二胡、一条横幅和自己的老伴出发了,从此踏上了走遍全国播撒郭秀明精神的艰辛旅程。两位白发老人,边拉边唱远赴东三省及河南、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以报告会、文艺演出、展览等形式进行了上百场有关郭秀明先进事迹和各种农村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活动,花费5万余元,行程上万公里。
2002年底,党的十六大刚刚召开,袁晓东又开始着手组织宣传大会精神。担任长安区十六大精神宣传三分队队长的袁晓东,在别人合家团圆共度春节时,他却在长安西部十余个乡镇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漫天的大雪,刺骨的寒风中,整整30场演出,场场精彩,观众达5000余人。今年上半年,全国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后,袁晓东和老伴付巧贤又拉起横幅、骑上摩托,在家乡长安区走乡串镇,用英模人物的事迹教育感染党员群众。5月份,两位老人还远赴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组织宣传,使新时期优秀党员的奉献精神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