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主人杨文俊热情地和记者攀谈起来,“我和妻子都已经78岁高龄,都是京剧迷。自1978年开始,戏迷朋友常聚这里,一起切磋,俺老杨的家,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京剧小院。”老杨一气道来,俨然一段西皮流水。
操琴的老高接茬说:“我们这片有二三十位京剧爱好者,闲下来就聚到一起吹拉弹唱,自娱自乐,还经常组织大家比赛。别看都是庄稼人,俺们水平还不低呐,还出人才还获奖呐。杨文俊的儿子杨志云前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戏曲擂台赛,获得了周擂主。”最让老杨得意的是,他家的“京剧小院”去年获得中央电视台和文化部有关部门颁发的“红河杯”第一届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组织奖。
在远近闻名的吕家庄村,80多岁的老支书高能权兴奋地说,靠着国家的好政策,俺村大力发展经济,老百姓的光景好了,爱唱戏的传统又恢复起来了,光京剧唱得好的就有100多人。村里经常组织演唱会,锣鼓家伙一响,全村男女老少都来观看,房顶上、树杈上都挤满了人。
靠种葡萄富起来的北白滩村,农民结合生活实际自编自演了一些戏曲小段,像《夸夸咱的甜葡萄》、《只生一个好》、《男女都一样》,都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晋州作为一代名相魏征的故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很多人喜欢听戏唱戏。抗日战争时期很多村有自己的剧社。如今不仅京剧遍布晋州城乡,评剧、河北梆子、丝弦、豫剧等剧种也有不少。“京剧小院”、“评剧社”这样的“戏剧小院”已达500多个。农民们在娱乐中受到了生动的教育,也使得封建迷信、邻里纠纷等现象大为减少,促进了温馨和谐之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