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读“图文书”

2005-12-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黄波 我有话说
“不读图文书”,这是我鲠在喉中已久的一句话了,但每每念及如今是“读图时代”,怕被人讥为僵化落伍,只好又强咽回去。这次终于想一吐为快,实是著名学者黄裳先生赐给了我勇气。黄裳先生近在《读书》杂志上撰文,谈及自己与“图文书”的一场“遭遇战”,其中先称赞,“图文书是开国以来出版的弱项,现在曙光初现,一扫
过去寂寞空疏的局面,正是值得举双手欢迎的大好事”,接着笔锋一转,“但图文书这玩意儿实在并非可以轻易着手的事物。前些时我印过一本《黄裳序跋》,编者自行删去了几篇较长的考订文字,腾出篇幅填上大量图片,相关和不相干的,打扮得花枝招展,就像大观园中的刘姥姥,经鸳鸯、凤姐打扮,插了满头花朵一样。刘姥姥心里明白这是捉弄她,但只能强颜欢笑地凑趣,共同演出这场闹剧。”

黄裳先生从一个负责任的著作者的角度,表达了对图文书的不满。如果从读者――当然是想安安静静认认真真读点书的读者方面立言,时下大行其道的图文书大致有以下“三宗罪”:

一是过多的图片淹没了书的内涵。一本有份量的出版物,除非它本身就是图片集,其内涵是靠内在的文字的力量来体现的。一本好书宛如一个绝代佳人,她淡扫蛾眉甚至粗服乱头,也注定难掩国色,但如果花里胡哨,一派俗艳,相反会使其魅力大减一样。

二是图片过多,有时容易喧宾夺主。一开卷,天头地角遍布着的那些各色图片便自动奔来眼底,常常是只顾看图,哪里还去领会作者经营文字的苦心美意?

三是许多并无必要的图片的掺杂差不多等于“注水”。时下什么书都要图文并茂了,如果是关于近代知识分子的,只要提到蔡元培,注定就会弄几张蔡先生的头像,只要涉及毛泽东和知识分子之关系,就会弄几张毛泽东和柳亚子等人握手的照片,而丝毫不管这些图片实在太容易看到了;最近某著名书局重版了两本很好的历史入门书,分别是吴晗的《明史简述》和郑天挺的《清史简述》,奇怪的是篇幅增加了一倍不止,一翻才知道几乎所有的帝王和重要人物都配上了画像。如果去掉这些图片,以上书籍的篇幅完全可以压缩到一半甚至更少,书的成本当然也会大幅降低。在这里,这些并无多大必要的图片不等于“注水”又是什么?

其实,我无意抵制所有的图文书,但可以肯定地说,绝非任何图书都适宜“整”一个图文本来!而当下出版界的风气却似乎是逢书必图,以至像我这样的读者不得不发出了“不读图文书”的呼声,这究竟表明了谁的僵化落伍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