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背包带
丁晓兵一直珍藏着一条沾着血迹的背包带,这条背包带记录着他刚到基层连队时的荣与辱,苦与乐。
连队组织紧急集合训练,迅速打好背包是必须过的一关,作为二等甲级伤残的独臂军人,丁晓兵完全可以选择让通讯员帮助打理,但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深知,要带好连队,创造一流业绩,作为指导员必须时时处处起表率作用,如果因为自己打不好背包,影响了连队建设,那是一种耻辱。
为了练好打背包,丁晓兵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脚、嘴和左手并用,练得手指磨破了皮,嘴角也破裂流出了鲜血,直到打背包的速度全连第一。正是靠着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时间不长,丁晓兵方方面面的训练都跟上了连队,八大军事科目七项优秀,一项良好。在当指导员的4年里,丁晓兵身体力行,带领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2次,被集团军树为“基层建设样板连”、“基层建设标兵连”,被南京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党支部被军区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个人荣立三等功1次。
丁晓兵走到哪里,就把红旗扛到哪里。任某部政治处宣传干事期间,丁晓兵刻苦练习新闻写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有100多篇报道被《解放军报》、《人民前线》等军地报刊发表,为指导工作鼓舞士气发挥了积极作用。丁晓兵因此被集团军评为“新闻工作先进个人”。
1993年12月,丁晓兵走马上任二营教导员时,这个营已多年与先进无缘。丁晓兵决定从提高部队战斗精神入手,下决心改变部队落后面貌。1995年底,二营即被师部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营”,受到集体嘉奖。1996年1月,丁晓兵抓住部队到安徽当涂县丹阳湖农场水利施工的有利时机,他把全营的党员集中起来组成党员突击队,自己任突击队长,专拣硬骨头啃,施工进度明显加快。这一年,二营被师部评为“抗洪抢险先进单位”。
主动请战
2001年6月,丁晓兵所在的部队奉命执行监管执勤任务。那里情况十分复杂,拒腐防变的形势十分严峻,万一出了事,影响进步。但迎接挑战,创一流业绩,是丁晓兵的本色,他决心接受复杂环境的考验并主动请战。
针对部队所处环境和执行任务的新变化,丁晓兵潜心研究应对之策,他组织政治处的同志结合驻地环境复杂、部队高度分散、执勤任务繁重、经受考验严峻的实际情况搞调研,拿出了《深入持久地打好拒腐防变主动仗的意见》下发部队,使部队一开始就掌握了主动。之后,又总结了“封闭驻点区域、优化内部环境,封严不良影响、充实精神需求,封紧对外交往、密切官兵关系,封住流动空间、丰富执勤生活”的管理教育做法,不仅保证了部队圆满完成监管执勤任务,而且为后续部队做好监管执勤工作提供了借鉴。
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天,丁晓兵每月都坚持对各驻点检查指导一遍,与干部谈心一遍。当年底,他所负责的两个连队,一个被武警总部等单位评为“执行监管任务先进集体”,一个被记集体三等功,他本人也被武警总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团部也因监管执勤任务完成突出被武警总部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团”,荣立集体二等功。丁晓兵任政治处主任5年,政治处年年被师部评为“先进政治处”。
抗洪先锋
2003年,安徽寿县抗洪,那是丁晓兵当政委的第一年。那年7月,淮河流域连日普降暴雨大暴雨,肆虐的洪水挟着风浪侵袭着千里淮堤,威胁着古城寿县的安全,这是199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7月10日,接总部命令,丁晓兵带领全体官兵连夜从无锡千里驰骋,赶至寿县。7月17日,安徽寿县瓦埠坝突然发生特大管涌,丁晓兵第一个跳进风高浪急的激流中,与党员突击队一起打桩,下水参加战斗。激战过后,丁晓兵的断臂疼痛难忍,由于长时间的洪水浸泡,他的残肢伤口缝合处已经发白,严重溃烂,一块乌黑的弹片从里面露了出来。
在丁晓兵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激励下,全体官兵经过18天的战斗,圆满地完成了抗洪抢险任务,被武警总部评为“抗洪抢险先进单位”,并荣立集体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