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先进性教育为动力 加快推进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与发展

2006-01-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共北京体育大学委员会 我有话说
北京体育大学党委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紧紧抓住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牢牢把握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方向,坚持将先进性教育与推进学校"211工程"建设、备战和服务2008年奥运会、建设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及创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中心工作相结合,从学校的工作和党员思想实际出发
,注重发挥学校领导班子作用,抓得紧、抓得细、抓得实,基本达到了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在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推进学校建设与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领导班子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校党政领导班子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关于学校办学的批示精神,深入思考和研究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思路和远、中、近期的发展目标,明确要抓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历史机遇,以推进"211工程"项目建设为龙头,力争推出一批标志性成果,为学校实现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办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北京体育大学领导班子在自身建设中,坚持"五个结合",注重提高"五个能力",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提高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学校一切工作的能力;学校发展战略与国内外发展大势相结合,提高把握和驾驭全局发展趋势的能力;学校教育、训练、科研的发展与我国体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提高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科学、民主、依法治校与学校办学规律相结合,提高管理学校的能力;增强政治敏感性与务求实效精神相结合,提高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加强领导班子整体建设的同时,班子对每一位成员也提出了要求,即要在加强修养上当好表率,坚持做一名靠得住的党员干部;在提高能力上当好表率,坚持做一名有本事的党员干部;在改进作风上当好表率,坚持做一名过得硬的党员干部;在严于律己上当好表率,坚持做一名行得正的党员干部。

校领导班子带头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注重理论学习,用宽广眼界和发展的眼光看世界,正确认知、准确分析和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面对2008年奥运会和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的重大历史机遇,北京体育大学必须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之路,调整办学定位和思路,突出办学特色,抓住"211工程"和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建设,全力备战和服务2008年奥运会,并产生一批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标志性成果。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办学特色:要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学校领导班子认为发展必须走特色之路。学校的办学特色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从高校角度看,特色在于“体育”和“211工程”项目中惟一的一所体育大学;从体育角度看,特色在于科学研究和理论基础;从体育院系角度看,特色在于高层次、高质量;从世界同类院校角度看,特色在于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传统文化。

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要突出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以凝练办学理念为基础,靠发展优势学科来体现,靠全体师生和毕业生来支撑。面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学校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和吸纳、创新知识,特色应体现在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和发展高水平的体育科技两个方面,并在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建设中,把运动训练工作摆在突出的地位,形成学校运动训练特色。所谓运动训练特色,主要集中体现在争取优异运动成绩和培养高水平教练员两个方面,这既是社会对北体人的期望,也是全校教职员工的共识。

北京体育大学最大的特色是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既要突出训练,又要有所择重。其基本内涵是:教育要体现高层次、高质量,目标是出人才,包括出大师,出优质毕业生;科研要体现知识创新,成为思想库、智力库,解决运动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目标是出思想、出成果;训练上要坚持学训结合,要成为示范园、孵化器,目标是出成绩、出经验、出模式、出样板。

北京体育大学的办学特色要突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面向世界、走向世界,产生世界影响,要出世界性的理论、方法、技术和成果。

“211工程”建设:出中国特色的标志性成果

学校在制定“211工程”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211工程”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三结合”基地建设为主线,坚持面向21世纪体育,面向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立足体育、服务社会,不断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实现学校的持续快速发展。

规划提出的目标分三个步骤完成:第一步:2006~2007年,全面启动“211工程”建设,完善学科发展硬件基础,确定学科人才梯队,为全面提高他们的能力创造条件。根据国家体育发展需要确定高层次科研方向,选定若干个对体育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课题,突出为北京奥运会服务的内容,加快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建设。第二步:2008~2009年,有相当数量的师资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重点学科在硬件和软件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公共服务体系趋于完善,能够为学校乃至国家体育事业的需要提供高水平服务。培养的人才在奥运会上发挥重要作用,科研成果为保证高质量举办奥运会做出重大贡献。第三步:2010年,在师资队伍中产生若干名国际公认的大师级学者、教授,产生若干项世界级科研成果,学校的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同类大学先进水平,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211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出中国特色的标志性成果,即通过重点投入和集中建设,推动若干个重点学科率先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重要基地;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立有利于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符合国际一流大学通行办学规范的办学机制;为国家和北京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为建设研究型、国际化、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体育大学打下基础。

重中之重:备战和服务2008年奥运会

备战2008,是当前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北体大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全国重点体育院校、“211工程”院校和国家体育总局惟一的直属院校,做好2008年奥运会备战和服务工作,是我校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更是对我校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检验。

我校备战和服务2008,要做到思想、组织和工作落实,要扬长避短,确保国家队项目和我校特色优势项目及重点人员的备战工作。充分发挥学校科研优势,确保我校现有国家队的人数和水平,力争有一批新人进入国家队。

备战和服务2008,要在科技攻关与科研工作上有较大突破。要重点做好科研工作站建设,提高科技攻关服务的组织化程度;要组织开展与奥运有关重大课题的研究,为奥运备战重大课题提供理论支持;要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建立高水平科研平台,为体能训练与恢复研究、运动训练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要为高水平重点运动员的训练提供更直接的科技攻关服务;要加强国际体育学术交流,促进体育科技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备战和服务2008,要加强人才保障与培训工作。通过启动学校“461”人才培养计划,做好“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211工程”建设方案的编制,加强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建立教练员学院和奥林匹克学院,加大各类人才的培训力度。特别是要重视服务保障人员的配备,运用好现有资源积极服务于国家队,为2008年奥运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全面提高备战队伍的科学训练、医疗服务和管理保障水平。

此外,要作好服务北京奥组委的各项工作。除参赛之外,我们应积极争取任务,参与奥运会的各项工作。我校的奥运志愿者应进入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的核心层,在外事接待、竞赛组织编排、场地器材、裁判工作、大型活动和新闻转播等诸项工作中做出贡献。到2008年,我校将围绕奥运会工作和任务,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全方位服务奥运会。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我校建设与发展推向新阶段

近年来,学校不断更新办学理念,调整办学模式,在多方面取得了社会瞩目的成果。学校的综合实力、社会声誉、国际影响等获得大幅提升。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凝聚力空前增强,学校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加快了学校迈向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进程。

学科建设围绕发展战略

学校顺应体育事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学科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基础学科、强化优势学科、突出特色学科、建设新兴学科,初步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学科发展体系。制定了《北京体育大学加强学科建设的意见》,并采取多种措施,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学科布局,明确学术研究方向,确立高水平学术目标,注重传承和创立独特学术风格并举,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学术梯队,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发展的互动,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改善学科建设基本条件,保证学科的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实施“461工程”

学校根据发展战略,制定了《北京体育大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去年全面启动和实施“461”人才培养工程,即:培养国际、国内知名的教授、专家、教练、裁判和科研等人员40名,校级学术、技术重点培养对象60名,院、系级中青年学术、技术后备人选100名。

学校将通过实施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相结合,调整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改善工作条件,提高人才待遇,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与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环境等一系列措施,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以事业造就人才、以环境凝聚人才、以机制激励人才的氛围。

竞技水平实现历史性突破

学校重视竞技水平的提高,利用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优势,创造出一批好成绩。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我校学生获得1金2银2铜的优异成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校自己培养的17名在校运动员和7名教练员,参加了7个大项13个小项的比赛,取得4金1银,1个团体第六,1个第七的优异成绩。

在去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我校学生获得5金5银5铜。在第四届东亚运动会上,我校选手获得2金2银4铜。在第十届全运会上,我校学生获得27金16银1铜的可喜成绩,其中男子铅球运动员张奇打破了该项目的全国记录。

目前,国家跆拳道队和艺术体操队整建制设在我校,国家田径队二线队伍的部分项目常驻学校,女子摔跤队也于去年进入学校。2008年之前,国家现代五项队、马术队、体操的蹦床项目及田径队也将陆续进入学校。

科学研究注重成果转化

近年来,学校紧密跟踪世界体育科学发展新动向,确立高水平、国际化的科研目标,以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申报为重点,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目标,更直接地为社会和体育主战场服务。

在28届奥运会备战中,我校师生68人次深入游泳、皮划艇、跆拳道、艺术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自行车和射击等20余个项目中进行科技攻关和服务。继学校研究生院在千岛湖设立研究生工作站并取得突破性成果后,去年,学校又先后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和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签约建立了科研工作站。备战今年都灵冬奥会的运动员、教练员一致认为,科技攻关和服务对备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基础设施得到快速发展

近几年,学校进行了建校以来最大规模的校园基本建设、维修改造,一批教学、训练和科研设施相继落成。去年全校基建规模达6.25万米2,创我校建设史上年度基础设施建设面积之最;08建设项目征地工作进展顺利,用于备战的教育楼、科研楼工程正在建设。与此同时,学校网球重竞技馆和学生宿舍建设也如期进行。

今年学校还将有更多新项目破土动工,包括新室内田径训练馆、综合训练馆、国家队公寓、餐厅以及康复楼等,预计在08年之前要完成近10万米2的建设。

目前,北京体育大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学校将乘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东风,抓住“211工程”建设的重大机遇,乘势而上,与时俱进,加快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和发展的进程,实现北京体育大学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