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冷”汉学在欧洲变“热”

2006-01-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李力 我有话说

欧洲作为一个人文荟萃、学术发达之地,百年来无数中国学子负笈西行,在异国的学术殿堂里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与此同时,中华文化也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欧洲人投身汉学研究。中国学术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汉学的存在日益揭示出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

与北美相比,欧洲汉学以其偏

重人文内涵的特色在国际汉学界占据重要位置,甚至在中西交通史、明清天主教史等领域在文献上比国内更有优势。随着中西交流的不断增强,欧洲汉学逐渐从浮光掠影式的“游记汉学”到依据基本文献研究的“传教士汉学”再到“研究一切有关中国问题”的“专业汉学”,欧洲汉学家对中国历史、政治、社会、文学、哲学、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全面展开,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瑞典隆德大学等汉学研究重镇应运而生,沙畹、伯希和、高本汉等汉学大家对世界汉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欧洲掀起了一股“中文热”,欧洲汉学也因此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欧洲汉学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一般在汉学研究外,还另有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如经济、哲学、文学、音乐等,他们以这个领域为基础构成自己的汉学研究领域,这使他们能够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提出和解释有关中国的问题。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对中国学术界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在中欧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作为欧洲当代知名汉学家之一的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戴卡琳教授,主要从事对先秦诸子的研究,她的《解读〈?冠子〉从论辩学的角度》一书已被译成中文,有关“中国哲学”是否存在问题的文章在学术界也引起了一定反响。在担任鲁汶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和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戴卡琳教授还负责编辑在美国出版的《当代中国思想》杂志,并在比利时比较哲学学会授课。她坦言,在欧洲,汉学属于“冷”学科,虽然近几年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但大多是出于经商目的,真正致力于研究的人是极少数,因为指望靠严肃的汉学研究发财是不可能的。尽管繁重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没有给戴卡琳带来更多的物质财富,但她仍甘之如饴,认为汉学研究使她的生活丰富而愉快。

在与北大、清华、人大等国内大学交流的过程中,戴卡林教授亲身感受到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她上世纪80年代访华时,中国大学的教学条件远不及欧洲,老百姓对外国人很陌生,无法与他们进行沟通。短短十几年间,中国大学的硬件设备已超过比利时,社会也比以前开放。对于欧洲舆论界对中国的一些批评,戴卡林认为,完全以西方标准来评判中国事务是片面的,随着中国日益强大,中国经济将在不久的将来超越西方,届时中国标准将在世界上得到更多的认同。但飞速的经济发展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问题,中国应学习西方先进的法律制度,尽快完善社会保险和教育体制,不能一切都向“钱”看。

在戴卡林教授看来,与中国对西方的研究和认识相比,西方对中国的情况还很陌生,欧洲汉学家的责任在于搭建中西交流的桥梁,把中国介绍到西方,让西方社会更多地了解中国。据戴卡林教授介绍,欧洲人对中国的兴趣决不局限于经济领域,他们对中国的历史、文学和医学等都有浓厚的兴趣。比利时比较哲学学校成立15年来,每年都有数百人前来学习非西方的哲学思想。授课、写作、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等都是汉学界发挥社会效应的途径和手段。2005年6月初比利时国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时,鲁汶大学汉学系的汉学家代表也随同前往,从这个角度讲,汉学界也在中比双边政治、经济交流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