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东史郎带着遗憾走了

2006-01-0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东京记者 严圣禾 我有话说

●他曾经参与南京大屠杀

●他揭露日本侵华历史

●他在京都逝世,享年93岁

●中方对其逝世表示哀悼

2006年1月3日,当世界还沉浸在迎新送旧的节日气氛时,一位曾

参加过侵华战争,后来又致力于向中国人民谢罪并积极宣传和维护真实历史的日本老兵悄然离开了人世。他就是原侵华日军第十六师团二十联队士兵、揭露南京大屠杀惨案一书《东史郎日记》的作者东史郎。

东史郎1912年4月27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府竹野郡丹后町。1937年8月,他首次奉命应召入伍,参加了当年日军进攻上海和南京的战斗,1939年因病复员回国。1944年3月,他再次应征入伍被派往中国战场,直到1945年8月日军投降他才回国。

东史郎从小就非常喜欢写作并立志成为作家或记者,然而命运却将他送上无情战场。在参加侵华战争期间,他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他所经历的惨状。1987年,他在市民团体的请求下公布了自己的战时日记,从此拉开了自己人生的第二场战争序幕。他公布战时日记后,多次来华向中国人民忏悔、谢罪,同时也在日本出版了《我们的南京步兵队》(中文版名为《东史郎日记》)等回忆录,揭露当年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旨在让日本人民铭记那段历史。然而,书中提到的一名原日本军官以“损坏名誉”为由对东史郎提起诉讼。1996年4月,东京地方法院一审判决,宣布东史郎败诉并支付名誉赔偿金。1998年12月,尽管东史郎重新搜集了大量的证据,但东京高等法院还是判他败诉。2000年1月,日本最高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仍然判定东史郎败诉。1月4日,日本几家报纸简单报道了东史郎去世的消息。他的葬礼将于1月6日上午在他家附近举行,按照老人的嘱咐,葬礼从简、不公开。东史郎悄无声息地离开人世,留下了一段真实的历史记载和敢于直面历史、勇于维护历史的精神,然而却也带走了几丝遗憾。

他前往中国南京的谢罪之旅还没有结束。198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50周年之际,东史郎于战后首次来到中国,他久久地跪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表达他的忏悔之意。其后,他不顾年老体迈,不顾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威胁恐吓,先后七次来到南京参加研讨会、到大学演讲,以自己的行动赎罪。在2004年老人病重卧床之时,他还委托前来探望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代他转达对南京人民的忏悔与谢罪。知道自己健康状况已经严重恶化的东史郎告诉朱馆长,他还准备再去一次南京作最后一次忏悔和谢罪。然而,尽管老人已经办好了出国手续,但由于病情恶化最终还是没能成行。

东史郎维护历史真实的诉讼之旅也没有结束。东史郎用日记记载了自己在战争中的经历,然后又用真名将日记出版,向全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杀的惨状。然而在牵扯到那本日记的官司中他一输再输,始终没有在自己的国家得到公正的对待。东史郎在输掉官司后表示,他并不会屈服于日本法院的不当判决,他还要坚持斗争,将来在国际法庭上继续诉讼。在他活着时没有看到自己官司的胜利,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令东史郎最为感到遗憾的应该是当前日本国内仍然存在着不少否定侵略历史的势力。尽管铁证如山,但还是有日本人坚称南京大屠杀是一个谎言,类似的内容还被编入个别教科书影响着日本的年轻一代。此外,尽管老人自己多次前往中国赎罪,希望中国人民能够原谅当时的侵略者,中日两国能够世代和平相处,但日本现在的领导人却不顾中国人民的感情,连年参拜供奉有曾经指挥过大屠杀的军国主义头目的靖国神社,使得中日关系受到严重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情景,九泉之下的东史郎怎么能不感到遗憾呢?(本报东京1月5日电)

图为1999年4月12日,东史郎在南京举行的《东史郎日记》中文版出版发行仪式上。新华社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