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创新机制,打通科研成果产业化渠道

2006-01-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曹建文 我有话说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在于将自主创新的成果实现产业化,变为最终的产品和商品,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05年10月11日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制订“十一五”规划要坚持自主
创新,并明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五中全会把自主创新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联系起来,将之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倡导,这是中共中央洞察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发展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20多年来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必将对中国的前途命运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打通成果产业化渠道极为重要

近些年来,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自主创新科研成果问世,据有关方面的统计,2005年上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授予专利权109475件,与上年的84203件相比,增长30%。其中国内专利授权87854件,与上年的64967件相比,增长35%,并且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同时,中国2004年在国际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也继续保持增长,并首次进入世界前五名。

与这些令人振奋的专利和论文数据相比,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现状却不容乐观,专利和科研论文成果目前大都没能实现产业化,没能转化成推动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张一博士认为,目前的专利及其他科研成果转化难的症结在于:高等院校仍是以发表学术论文、获取科研成果奖项的数量来“论英雄”,学术论文发表了、教授评上了,科研成果就算最终完成历史任务了;科研院所里也是科研任务或课题结项了、评上研究员就完事了,能否真正转化成产品,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与他们没有太大关系。就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里科学与技术的比率非常不协调,基础科学研究的比重大,而应用技术研究的比重小,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电视显像管生产事业的奠基人、开拓者吴祖垲曾在媒体上撰文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科研体制可以概括成“一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二是两断层”。所谓头重脚轻根底浅,就是说我国的科研上层建筑非常庞大,有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委系统、工业部门的研究所,还有大专院校的研究所,然而在基层却很少或没有相互匹配的开发试验机构。所谓两断层,即科研部门和工业部门各不相关,没有正常的渠道相通,这是第一个断层;工业部门有不少的研究所,但是大中型企业却很少有开发试验部与之相适应,这就是第二个断层。

就目前现状来看,国内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不可能冒风险投入太多的人力和资金搞研究;而大学、科研单位里虽有许多科研成果却无力转化锁在保险柜里。从论文成果到进入市场成为相对成熟的产品,这中间有一个对企业家和科学家来说是高风险、高投入的关键环节,而要实现这一环节的无缝链接,亟需大批既懂经营也懂科技的科技经营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认为,要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迫切需要对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进行纵深探索和实践。

近些年来,中南大学瞄准战略高技术竞争的制高点,依靠自主创新形成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攻克了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制备的多项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集成发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1项,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使我国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第四个能生产此材料的国家。其产品性能达到和部分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并已在大型民航客机和军用飞机上批量使用。该技术还广泛应用于航天、国防军事和民用等领域,为新一代火箭发动机提供多类关键部件。

2004年,该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连续六年空缺的历史。这也进一步说明,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只要注重创新与转化、应用的有效结合,打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渠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完全可以齐头共进的。

创新团队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

从我国目前的科研体制来看,高等院校仍旧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主战场”,但我国高等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很低,在进行科技攻关和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都不够强大。譬如,大学科研成果论文多而专利少,专利转化率低。75%的高校专项申请数几乎为零。而据教育部的有关统计,从2000年到2004年的5年间,全国大学的专利授权量为8389项,而专利实施量仅为1910项,只占受权量的22.8%。

高校成果转化率低,反映我国高校长期来在教育理念上存在的问题,即重学术轻成果,重数量轻质量,重理论轻应用。另外还有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现象是,在科研活动中,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单打独斗现象比较普遍,团队合作意识相对缺乏。

黄伯云院士认为,单打独斗、闭门造车的科研方法已与现代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相背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说过,“实践证明,一流人才可能办出一流R&D机构;而二流人才不管有多好的设备、多少投入,只能办成二流R&D机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人才不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是第一因素。中南大学近几年人才建设的重要举措就是“构建大平台、面向大市场、承揽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做出大贡献、实现大发展”。“用武之地”是人才建设的关键,“大平台、大项目”是人才建设的基础,“大市场”是人才建设的机制,“大成果、大贡献”是人才建设的引擎。

黄伯云院士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人才建设的核心是创新团队的建设,因为,重大项目大多属集成创新一类,没有跨学科的创新团队是不可能承担得起全部工作的。如,中南大学“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创新团队,就凝聚了涉及六大学科60余人的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另外,许多的自主创新是持续创新的结果,没有稳定的创新团队,这种持续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的。又如,中南大学“微生物冶金”创新团队,在国家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等重大项目的连续支持下,创新团队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并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建设的“国家创新团队”。

“微创公司之所以能从由几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合作创办、注册资金30万美元的小企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成长为公司总资产超3.5亿元人民币,产品涵盖心脑血管领域所有介入医疗器械的国内知名公司,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注重创新团队的建设。”张一博士表示,“我们之所以能与国外企业展开竞争,是因为我们非常注重知识产权的建设,公司创立7年来,我们共申请38项专利,我们没有将已申报的专利停留在表面工作上,而是将专利转化为生产资料,真正落实到生产之中,不断为公司创造物质财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科研团队的建设,并将之作为我们公司事业发展的根本。”

正因为如此,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不仅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而且在人才使用上处处“以人为本”,体现对个人的尊重和关心,让员工的职业生涯融入公司的成长中,并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身的价值。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设了一支拥有60多名包括博士、硕士在内的微创介入医疗器材产品开发的研究团队,为技术自主创新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是造就一大批科技经营型人才

一项科研成果最终转化为产品、商品,一般要经过从实验室到小试、中试、工业化阶段,通过在市场当中经营运作来不断增加它的工业化成熟度、市场化成熟度。长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杜树柏曾在媒体上表示,一个好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小试、中试出来,最多只占30%的股份,剩余的70%还需要管理和资金、需要对市场的开发、需要人才团队的建立、需要经营者把项目变成产品的过程和能力、需要经营者把产品打入市场变成效益的过程和能力。

“要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就必须实现产学研的密切结合,大力培养科技经营性人才,在生产实践中将研究成果真正转化为产品,为公司和社会创造实际价值。”张一博士表示,“近些年来,上海微创正是瞄准这一目标,积极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和优秀人才,与上海交大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同时在上海交大设立‘微创奖学金’,合作培养微创介入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工程及材料领域的高级人才,共同攻关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充分利用高校的学术力量,作为技术研发和推动公司事业发展的生力军。”

在如何有效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大力培养科技经营型人才方面,中南大学一直在进行积极的纵深探索和实践。目前,中南大学57家学科性公司进入和吸引了数百名科技人员和许多学生参与基于学校的技术发明、面向市场的创新与经营活动。成长出了一批产值过亿元的科技型企业掌门人,这些20世纪50年代被美国人所称呼的“科技企业家”,如今在这块土壤上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例如:依托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科智能机械研究所,凭借该所技术性收入的50万元人民币,在1999年由该所科技人员主导创立的学科性公司制创新组织――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五年来实现产值年年翻番,2005年公司完成销售额突破4亿元大关。公司董事长就是该所的所长,公司高管主要由科技人员组成。该所40余名博士、硕士直接面向市场开展创新活动。

中南大学“科技企业家”成长和主导创造的奇迹,已成为该校在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经营人才”上的重要手段。黄伯云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南大学推行的学科性公司制创新平台是我们的‘发明、创新与成果推广中心’。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创新评价的市场价值取向,逐步把学校R&D活动从过去的R&D内循环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大循环,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进程中直接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经营人才’,造就一大批‘科技企业家’队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