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现代性语境下的文学史重构

2006-01-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苏奎 孙晓平 我有话说

文学的生成与变异本来就是历史演化中最具表征性的一部分,而中国现代文学又身处颓败与新生的历史关节点,所以更加强化了阐释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不过,新一轮重写文学史的冲动也面临诸多新的言说困境,在走

出了单一自明的启蒙神话之后,新的话语资源(无论传统抑或西方)一方面带来学术新知,同时也在时时形成新的思想迷雾。在这一学术背景下,逄增玉教授的《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谱系的细致梳理和准确把握,不仅重新廓清了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传统,而且细致分析了中西历史演进中的现代性及其实践,有力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这样一个富有思想深度和学术前言性的论题。

在这部著作中,逄增玉教授着重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代性问题。他首先指出,现代性问题是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历史进程紧密相连的,它是在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在社会从政治经济到精神文化各个领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属性。其次,深入探讨了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语境。即19世纪以后的中国,在西方文化文明的压力与挑战下被迫启动了现代化历史进程。在这种情形下,近代中国人是把西方的以工业文明和科学民主为代表的一般的资产阶级现代性、对资本主义世俗化进行反叛的美学现代性和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或杂糅或分别地引进中国,形成了现代中国三种不同的现代性抉择与方案,对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逄增玉教授认为: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的想像总是附着在民族国家话语和个人话语的缠绕之中,因为“救亡”的时势要求,民族国家的建构最终往往淹没了个人理想的追求。而中国是在西方的巨大挑战下,被迫开始以西方为参照目标和价值标准的现代化追求的,同时阐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体现在文本之内和文本之外两个方面。在对现代中国文学文本内的现代性叙述中,着重从社会文化语境入手,阐述西方的各种现代性,其中主要是一般意义上的西方现代文明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现代性,如何以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为中介,进入中国社会和文化并融入其中,形成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和话语的机制与过程。

同时,这部著作还论述了现代中国文学中改造“国民性”和“立人”主题的提出与现代性的关系,认为“国民性”是一个来自西方的现代性话语,是西方人以文化普遍主义和西方现代性的目光观看、考察中国时对中国社会的一种“叙事”,是以西方现代性为标准生产和制造出来的概念和知识。通过从晚清小说、鲁迅小说、上世纪二十年代乡土写实小说和后来的革命文学、三十年代左翼小说、四十年代解放区和国统区小说的分析,认为其中存在着一种“外来者进入、介入、离开和退场”的叙事模式。另外,逄增玉教授还深刻解析了反现代性的文化主题和文学主题,这种反现代性文化和文学主题,即与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另一种现代性――即美学现代性有关,同时又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的精神遗产,是中国在追求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文化和文学现象。

综观这部著作,逄增玉先生主要阐释了在现代社会文化语境和现代性话语的内在制约与导引下,中国现代作家所形成的世界观、时间观、社会历史观、文化文明观和文学美学观。在这些观念的调控下,中国现代作家如何把总体上来自于西方的各种现代性话语转化为具象的文学文本,并由此在现代中国文学的价值取向、精神主题、叙事结构和模式以及文艺思潮等诸方面,形成了相应的文学和美学特征。在探讨和阐释现代中国文学与现代性的关系中,既从社会和文化语境来解释文学文本,也通过文学文本来还原和复制文本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在双向动态交流和双重阐释中思考与梳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著者将中国现代文学置于一个相当宏阔的历史与文化视野中展开论说,可以说,这一视野既意味着时空意义上的延展和阔大,同时更显示出著者思想触角的伸展和文学史观的深广度。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

逄增玉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