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11日电(记者吕贤如)谈起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的体会,不少全国科技大会代表都谈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其中,此次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东北大学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所长谢植感触尤深。
谢植说,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是需要长期
谢植谈起教育很有感触。他说,以历史课考试为例,通过学生动手写剧本、排练戏剧、演出、摄像、剪接、刻盘等一系列过程,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培养起学生的创造力。而如果只是背试题、交卷子,就会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两者教育效果差距很大。他说,1994年在英国物理实验室工作时,遇到一名剑桥大学大五的学生在那里作毕业设计。当时我已经工作10年,创造性在中国同行中也算较强的,但有的方面还不如这名大五的学生。当时我就萌生了加强创新需从学校教育抓起的感触。
谢植认为,当前,应试教育的选拔方式比较成熟,相对客观。而新的选拔方式在成熟前,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保留还是改变现有应试教育模式,是个两难的选择。但要建成创新型国家,不能因噎废食,不管怎样难,都必须走改革应试教育这条路。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在教育全过程、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通过深入比较各国教育模式的差异,结合我国实际消化、吸收,创新我们的教育模式。
要培养创新的学生,需有创新的教育工作者。国外大学往往从公司、企业聘用很多优秀科技人员任教,保证了教育联系实际,促进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们也可以抽调优秀科技人才当兼职或全职老师、副校长乃至校长。为保持活力,这种聘用制应是流动的,进而建立起我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