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全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如何选择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对科技发展作出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将直接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的进程。为此,我国自2003年开始启动这项工
作,并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的20个重大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究。此项研究工作历时一年多时间,各专题研究组开展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今天,本报科技周刊推出特刊,介绍部分专题研究情况,敬请读者关注。
抢占科技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访战略高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组组长路甬祥
战略高技术是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高技术,是当今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是新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未来我们着力发展战略高技术,究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战略高技术国际发展呈什么特点?就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战略高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组组长路甬祥。
记者:高技术产业发展日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发达国家为保持其经济和科技的领先地位,都把夺取未来15年高技术的制高点作为科技发展战略的目标。我国发展战略高技术的意义是什么?
路甬祥:情况和你说的一样,现在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战略高技术的发展。从国际上看,战略高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未来1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我国面临经济全球化竞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家安全和资源环境约束等四大战略挑战。发展战略高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可以说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
发展战略高技术将极大地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也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是化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最后,发展战略高技术也将极大地推动科学和技术的整体进步。
记者:既然发展战略高技术的意义如此重大,那么我们有什么明确的发展思路并预期实现什么样的战略目标?
路甬祥:我们发展战略高技术的指导思想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坚持,两个面向,两个加强”。即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加强前瞻性战略高技术前沿探索和创新研究和布局。
不同的战略高技术、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拟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体制和机制。我们的目标是:在2020年前后,形成国家战略高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与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运行机制;具备以自主技术为主导解决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综合实力,形成与我国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国际技术竞争力持续提升;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起到重要的支撑与带动作用。在信息、生物、关键材料等领域重点突破,实现技术和产业的跨越发展,进入这些高技术领域的先进国家行列;在航天、核、激光、微纳米及战略能源等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为实现新军事变革、保证国家安全提供技术基础,形成新的产业生长点。
记者:看来,我们发展的思路和战略目标都很明确,那么,发展战略高技术确立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路甬祥:我国战略高技术的选择原则是:打破国际垄断、保障国家安全,显著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对相关产业与技术跨越具有带动作用,可能引发技术或产业的变革,以及在重要国际技术前沿进行探索与创新。依据上述原则,确立了战略高技术重点领域,从众多高技术领域与方向中凝练出重大专项。
记者:从目前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路甬祥:高新技术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科技宏观管理与决策机制改革还不到位;片面追求科技资源的自我循环和单位局部利益,削弱了产、学、研合作的基础和动力;当前投融资体制与高技术产业化需求不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尚未充分释放就业潜力;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系统集成能力不足,合作动力不足。
记者: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哪些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路甬祥:我们提出的政策建议归纳起来有十个方面:建立国际技术发展趋势动态监测与预见体系;加强战略高技术研发基地与平台建设;启动“兴业计划”,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工程化;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战略高技术研究投资机制,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政策引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体系;建立经济、科技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速国家标准的制订、推广与国际化;注重文化和体制创新;积极展开自主国际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起点和效率;完善科技企业创新孵化体系,突出区域比较优势,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增长极;重视并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就业潜力,关注并积极应对高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性支撑
――访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组组长孙枢
记者:请先介绍一下科技基础设施的内涵?
孙枢:科技基础设施包括用于科技研发的各种硬件(实验材料、仪器、设备、设施等)和软件(计算机软件、数据、文献等),及其技术支撑、服务与研究空间等物质条件和信息条件。近年来国内对科技基础设施的一些方面和一些设备的集成及其外延使用“科技条件平台”概念强调其共用性。
记者:如何评价我国的科技基础设施现状?
孙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了重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等工程,使我国的科技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研究实验与观测支撑能力得到增强,但仪器设备水平和自主开发能力仍有待提高,大型科学设施和高水平综合型研究基地缺乏;自然科技资源保存与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收集不全面、主权保护不力、评价不足、保存设施落后、共享服务差;网络科技环境建设开始起步,科技信息资源存量有所增长,但信息资源仍明显不足,共享水平低;计量、技术标准与检测工作多方面取得进展,但探索性、持续性和系统性研究缺乏,整体技术水平滞后,重要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共享环境建设近年来开始得到重视,但部门分割、重复建设、一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
记者:战略研究组提出了怎样的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思路和目标?
孙枢:未来,我国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应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多方共建”,“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制度先行、强化管理”原则,采取“优化整体布局、实施共享战略、调整投入策略”三大战略措施,实现如下目标:
到2010年,我国应初步建成与科技发展和创新需求相适应的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有关的共享机制和相应服务系统基本形成,培养和造就相关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到2020年,建成与跻身科技大国相适应的资源丰富、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技术先进、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创新条件和优质服务,为原创性研究工作的开展、产业技术的进步、国家安全关键技术的突破、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增强提供基础性支撑。
记者:应采取哪些措施保障上述目标的实现?
孙枢:为实现预期目标,应采取如下保障措施:修改、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投入,理顺渠道,实行预研究、建设、运行的全周期预算;鼓励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强投入决策的科学性,健全监督机制;强化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的总体协调;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推进共享;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加强我国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正确处理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加强科学仪器研发。
“定量”描绘城镇化前景
――访城市发展与城镇化科技问题研究组组长叶如棠
记者:城市发展与城镇化专题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对未来18年以至更长时间中国的城镇化趋势作出了定量预测,这可是一个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数据。
叶如棠:是这样的。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考虑到今后城镇化速度适度加快的趋势,专题组研究认为我国城镇化水平预测按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较为妥当。据此预测2020年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7%左右,城镇总人口8.28亿。以此推算,我国城镇总人口从2002年至2020年将增加3.26亿人(包括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约0.37亿人在内),折合年均增加城镇人口约1811万人,其数量是十分巨大的。专题组认为年增1个百分点的方案比较合适。
记者:有专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挑战和压力来自城镇化和农村人口转移带来的就业问题。本专题对此有什么分析?
叶如棠:今后18年城镇总人口将增长3.26亿,农村向城镇移民3亿人左右,年均转移约1660万人。这是一项规模巨大的社会工程,它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包括: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出和流动。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据农业部统计,到2002年底,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约4.8亿人,富余劳动力1.5亿人。在18年内,还将产生新的富余劳动力。总的趋势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在加快;在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比例在增长;跨省流动就业的比例也在提高。预计在2020年前,农村人口继续往城镇转移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二,城镇的接纳能力主要取决于就业岗位的提供。当前城镇的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到2020年前,年均安排新增人口1811万人所需的就业岗位约800万个,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为此,必须进一步发展二、三产业(包括新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调整经济结构,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提升科技人才创新能力
――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组组长方新
记者:根据我国国情和国际经验,未来20年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方新:今后一个阶段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规模适度增长的同时,重点是调整结构、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关键是要搞好人事制度改革,使人尽其才。为此,我们提出到2020年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战略目标是:建设一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建立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高效率的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全面提升我国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与水平,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科技人才智力保证。
记者: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方新:基本思路是: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根本。重点任务是:第一,根据不同类型人才成长规律,抓高层次人才培养。例如,对于从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拔尖人才及优秀科研团队要给予相对稳定的支持,鼓励自由探索;对于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要结合重大国家任务和工程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合,立足实践培养;对于科技管理人才关键是要使其职业化;而优秀的科技成果推广人才和科技企业家是在市场拼搏中脱颖而出的,政府要切实落实知识要素参与分配等各项相关政策,保障成果推广与科技创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第二,抓关键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建立市场基础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第三,抓政策导向调整,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人才培养要从重学历向重能力转变;人才引进要从补助性政策向建设性政策转变;人才成长要从选拔向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转变;人才评价要向个性化评价和社会化评价机制转变;分配政策从总量控制向充分体现科技人才创新价值方向转变。
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访科技投入及其管理模式研究组组长贾康
记者: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中,我国如果想从科技创新边缘国家转变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大国,我们需要确定什么样的科技投入体系?
贾康:我国科技投入的宏观架构是,建立市场经济下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在该体系中,应树立政府引导型全社会科技投入新方略,并在政府直接投入部分体现加大力度、适当超前、重点支持的方针。
在多元化科技投入宏观架构中,需要实现政府、企业、金融体系、第三部门在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机制之上的科技投入合理分工和协调配合。政府在纯公共产品领域以直接拨款方式为主担当投入主体;在准公共产品领域以直接拨款、税式支出、政府采购和政策性金融支持等多种方式参与投入并做政策引导;在私人产品领域,政府一般不提供资金,主要职责是维护完善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并施以合理政策引导。对企业、商业性金融、非营利机构的投入潜力,应积极鼓励,引致为现实投入,并形成多方面合力。
记者:在这个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中,政府科技投入管理的责任与基本思路是什么?
贾康:在该体系中,政府科技投入管理的责任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解决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基础科研和公益科技为主的投入问题;第二,解决为赶超战略所需的重点倾斜投入特别是战略性重点和大项目支持问题,并以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和规范的预算制度作为其保证。
记者:为扮演好这个角色,政府科技投入管理需要创新的重要事项包括哪些内容?
贾康:这些重要事项包涵的内容很丰富,具体有:深化经费投入管理方面的改革,提高公开性、透明度和公正性,发展完善监督体系与问责制度;强化投入成果的资源共享;调整科技预算科目,完善科技经费预算管理;改进政府科技投入统计体系;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和公共选择程序;加强政府科技投入成果管理;积极发展健全政策性融资体系,使科技投入由“政府直接投入为主型”向“政府引导投入为主型”转变。
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访区域科技发展研究组组长孙海鹰
记者:今后区域发展的趋势怎样?
孙海鹰:我国未来15-20年,区域将成为我国产业技术的主要支撑和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发展的主战场,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本垒”。从今后发展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同时,全国有望形成几条联结东中西的经济协作带,这将构成我国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格局。第二,合理的产业分工和生产力布局将逐步形成。第三,中小企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第四,产业集群正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记者:请问你们提出的“以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为主线,实施四大战略”的涵义是什么?
孙海鹰:实施加强区域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战略:建立产业技术体系是当务之急。通过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技术中心、平台和网络,进而集成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企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实施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辐射带动战略: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创新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区域知识生产和知识服务中心、科技创新和应用技术产业化基地,同时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城市群构架的“点、线、面”结合的科技网络体系,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施集群创新战略:建立企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培育学习与合作竞争的集群创新文化,大力推动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实施科技促小康战略:立足中西部和农村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实际需求,从科技布局上加强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创新能力,发挥资源和国防科技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记者:区域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任务是?
孙海鹰:区域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任务是:建立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区域农业创新体系;推进知识集群和产业集群建设;构建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体系;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科技示范服务体系;建立区域公共安全科技保障体系。
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进步
――访科技发展法制和政策研究组组长罗玉中
记者:在推进我国科技法制和政策环境建设应明确的任务之中,您提出的“清理现有制度存量”是什么涵义?
罗玉中:清理现有制度存量,是指为构建中国特色科技政策法律环境,我们应建立经常化、专门化的制度监测、评估、清理机制。当前,为排除科技发展的制度障碍,应对现有的中央和地方科技政策法律文件逐一加以审查、甄别和归类,使之成为内容和谐统一、符合当前实际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完整体系。
记者:您提出应为我国科技领域确立基本法律的设想,能就此作些介绍吗?
罗玉中:现行《科学技术进步法》建议由全国人大通过并且更名为《科学技术基本法》,使之确立为科技领域的基本法律,从而以此为龙头形成相对完善完备的科技法律体系。在立法内容上,修订的要点包括:一是将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科技发展战略以法律形式加以确定;二是及时地将成熟的科技政策上升为法律;三是为科技引起的重大社会问题提供法律解决方案;四是增强法律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可诉性,明确规定相关法律责任及制裁措施。其中,需要重点修改和补充的内容有:国家科技宏观决策体制和管理机制、可考核的科技投入产出机制、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农村科技进步机制、国家科技计划制度等。
记者:加强我国科技政策法律环境建设,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罗玉中:现阶段,要重点抓好五项举措:第一是建立国家权威性的科技决策机制;第二是加强科技计划运行的政策法律机制;第三是加强科技政策法律制定的能力建设;第四是加强科技政策法律的实施力度;第五是加强兼具科技、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设国家科技政策法律研究基地。
营造激发创新的文化环境
――访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研究组组长王渝生
记者:你们提出的未来创新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工作的方针原则是什么?
王渝生:未来创新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更新观念,倡导创新;完善制度,保障创新;打造团队,引领创新。”未来科学普及工作的方针原则:“以人为本,公平普惠;转变机制,多元投入;强化基础,提高能力。”
记者:未来的15年,创新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王渝生:创新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科技进步观,树立开放协作的竞争观,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扭转“速胜论”的价值取向,凝聚文化特色,振奋民族精神,从而构建和倡导创新文化的价值体系;通过营造适合创新的制度环境,确立多元互动的创新机制,建立有利于创新的评价体系,从而培育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文化;通过形成布局合理的人才结构,建立协调有效的激励机制,建设开放流动的工作平台,完善科研道德约束机制,从而确立创新机构的组织规范和文化风格。
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改革科普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政府积极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市场有效推动的科普工作新格局;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配合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项目的实施,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各类科普活动;大力加强科普场馆建设,对现有场馆积极进行以强化科普教育功能为主的改造,建设国家科普信息网络平台,加强各种大众传媒的科普宣传力度,培养职业化、专业化的科普工作者队伍,有效提高我国的科普能力;推进科技教育改革,尽快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延长受正规教育年限,夯实国民科学素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