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湖南长沙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学术会议上,北京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马峻岭副研究员等的论文《幽门螺杆菌在胃癌发展进程中作用的10年队列研究》揭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该论文获得本次会议唯一的优秀论文一等奖。
胃癌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
马峻岭等在对2469名观察对象进行分析中发现,10年随访期间,共有58例非贲门胃癌发生,其中1603名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中发生44例,866名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者中发生14例。可以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显著高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者。
他们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胃癌的发生一般要经历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最后发展到胃癌。10年随访结果显示,随幽门螺杆菌感染过程的延长,当地居民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发病率和胃癌发病率均逐步升高。
马峻岭副研究员的研究证实,在胃癌形成过程中,幽门螺杆菌是萎缩性胃炎向更严重癌前病变转化和继续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而且在整个胃癌癌前病变发展过程中均具有促进作用。幽门螺杆菌可能不直接引起胃癌,它与其他致癌因素共同作用促进胃癌的发生。
成年人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为慢性感染,如不进行专门治疗很难自然消除。上述研究提示,消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预防和减少胃癌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