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解开高校搞科研的“死穴”

2006-01-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郑晋鸣 通讯员张文杰 我有话说

国内一所著名大学的校长曾用这样的比喻说明高校科研转化的困难:“如果说一项研究是1,形成技术是10,真正成为产品、进入市场是100,那么高校从1走到10已非常不容易,没有力量再向100推动。”而现实情况下,企业生产因缺乏技术的支持,产品更新换代慢,跟不上市场新陈代谢的步伐。这样的矛盾把高校和企业都推向了尴尬

的境地,如何解开高校搞科研的“死穴”呢?

依靠科技让“果实”更甜

众所周知,大学是科研成果的“高产户”,多年的科技工作使大学积累了众多传统的科研优势项目。但是正如一位高校领导所言:“果实挂在树上只会烂掉,只有把它摘下来才能尝到它的味道,真正实现它的价值。科研的最终目的是转化,有科研没有成果是最大的悲剧。”

作为科研成果“高产户”的全国重点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没有走进死胡同,而是另辟蹊径,将尖端的军工技术运用到各类民用项目中,提高了民用项目的技术含量,走出了一条用科研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的道路。

据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亚介绍,该校的科技园是全国首家依托高校创办的“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也是南京市“高科技专利创业园研发基地”。按照现代科技创新和成果孵化转化的理念,学校重点发展光电与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与先进制造、新材料、环保与节能等军转民与军民两用领域中的高新技术产品,用增加科技含量的方法让“果实”结得更甜,既服务了地方经济,又为“果实”找到了最好的归宿。目前,该校借助由校园、创新园、服务园和创业园“四园合一”的整体优势,先后与重庆市、南京市、济南市等地方人民政府和国内外数十家集团公司签订了长期科技合作协议。

放下架子走进市场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搞科研的如果摆着架子,高高在上,对市场不闻不问,最后可能连汤都没的喝。”江苏一位经济学专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显然,“主动走向市场”已经成为当今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必然选择。在走进市场这一步上,南京理工大学又是棋高一招,统一组织了多次集体考察、出访洽谈,避免了个人在寻求合作时的“单打独斗”,促进了技术的开发和成果的及时转化。

在“2005南京理工大学产学研科技论坛”上,来自江苏省科技厅和各科技局的领导齐聚一堂,共同商量如何利用学校雄厚的军民两用技术优势,服务区域经济。论坛一结束,处于科研一线的科研人员就在主管科研的副校长宣益民的带领下,前往扬州市科技局进行项目洽谈,并下到第一线考察企业的生产环境。此后,学校又组织了21名教师赴南通参加“南京理工大学――南通科技合作洽谈会”,其中9人还参加了南通市招商项目评审。此外,在苏州、无锡、连云港等地,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的专家们通过专场技术项目对接、企业实地考察等形式,针对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支持和项目研发服务。

让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在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曾经有高校“时兴什么就转化什么”,最后学校吃力不讨好,企业也不领情。针对这样的弊端,南京理工大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地重点企业的需求,主动联合龙头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的高技术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做当地政府决策的智囊团和地方企业的研发基地,让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2003年“非典”期间,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红外热成像人群体温实时监测系统”在南京中央门汽车站安装投入使用,对车站密集人群的体温进行检测,及时排查“非典”病员,被人们称为车站“最贴心的护士”;学校正在研制中的多种货币智能鉴伪清分点钞机,可对不同货币的版本、面值、新旧、残破、真伪进行自动区分,该成果还没有最后“出炉”就已经被许多单位定购;学校自行研发的高等级公路路面状况智能检测车,包含了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激光测量定位等多种先进技术,目前该成果已成功地应用于沪宁高速等路段,受到用户的青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