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老书记,就没有今天的华西村。”华西村民如是说。
“没有华西村,也没有今天的吴仁宝。”吴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明星村庄”。华西村原党支部书记吴仁宝,无数次被聚焦的“明星村官”。――1961年建村至今,吴仁宝与华西村共同走过。从上世纪70年代建设农业样板村,80年代实现农村工业化,90年代实现农村城市化,直到21世纪拥有八个上市公司、进入资本经营新阶段,华西村在自己的土地上、也在共和国的农村史上写下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只是一个村庄,只是一个农民,党的最基层的干部,何以长盛不衰、始终保持蓬勃活力?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来到华西村,走近吴仁宝,探询华西村和吴仁宝几十年“红旗不倒”、始终引领农村发展新潮流的奥秘。
把“富”字写出广度来
“华西村真富。”这大概是每个初进华西村的人发出的第一声感慨。
“富”,这个字简单又不简单。说它简单,是因为单从字面上看,“一房一口还有田”,这大概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富字的最原始的理解。说它不简单,是因为华西村突破了农耕社会对“富”字的理解,赋予了它远为广泛的涵义:富口袋,富脑袋,个人富,集体富,全国富,怎样实现富,怎样持续富……吴仁宝和华西人,愣是把“富”字写出了花样来。
华西村曾经很穷。“高的像斗笠帽,低的像浴锅塘。半月不雨苗枯黄,一场大雨白茫茫。”这是1961年刚刚组建的华西村的真实写照。村民朱善达至今仍记得当年吴仁宝“三顾茅庐”都请不来一个木匠的辛酸往事:“第一次去,他外出挣钱去了;第二次去,他让老婆挡驾;第三次去,他干脆说:若要我为集体出力,除非集体收入超过我单干。”“穷够了!穷透了!”33岁的吴仁宝由此开始了对华西村前途的思考,制定了《华西大队学大寨十五年发展远景规划图》,率领华西人走上了奋斗之路。“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这番吴仁宝常说的话,实在是切肤之痛后的肺腑之言。
苦干8年改造土地、兴修水利,提前实现15年规划;从小磨房、小五金厂起家,实现工业化……40多年过去,华西村换了人间。如今,户户住别墅,家家有轿车,“华西”、“仁宝”成了名牌产品,2004年,全村销售收入260亿元,2005年,全村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华西村人富起来了。
但吴仁宝的理想显然不止如此。在华西村的中心广场上,一抬头就能看见硕大的标语牌:“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这正是吴仁宝对“富”字的理解。于是,“大华西”的设想出炉了:从2001年6月至今,华西村先后将周边16个村纳入“大华西”的范畴,共同发展致富。如今在大华西,青年人得到就业,老年人按月领保养金,尝到了“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就业促勤劳,小康步步高”的甜头。
不仅如此。华西村人奔赴塞上荒漠,投入300多万资金建立了宁夏“华西村”,帮助西海固地区一万多农民走出荒山;华西村人奔赴白山黑水,在黑龙江建立了“肇东华西村”,把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的逃荒村建成了人均收入超过3500元的新村。“村帮村,户帮户,最终实现全国富。”这是吴仁宝的理想。
老百姓富了。可是,吴仁宝却还是那么“穷”。对于财富,他有自己的看法:“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别墅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这句话也被写在村口的大牌子上,令每一个走进华西村的人深思。老百姓都搬进了村里分配的别墅,他还和老伴住在70年代的旧房里,木地板朽烂成洞,连电话都还是古老的转盘式。老百姓都有几十万、上百万的资产了,可吴仁宝先后把近5000万元的奖金留给了集体。村里家家分了轿车,可吴仁宝老伴还是蹬上三轮车去卖自己纺的线。老百姓的餐桌上鸡鸭鱼肉、琳琅满目,可两个素菜、一碗面条仍是吴仁宝每天的菜谱。“有难官先当,有福民先享。我不搬家,比讲一百句话,开一百个会还有意义。”吴仁宝说的很实在。
村民龚银娣至今记得1998年第一次和吴仁宝去北京出差的情景。“我们3点多就起床赶路了,直到下午路过山东才进了个小饭馆吃碗面条。结果,面条有霉味,豆腐烧焦了,我怎么都吃不下去,只有我们老书记津津有味地吃完了。”华西村党委副书记程先敏则提起了和吴仁宝去陕西出差的一个细节:“吃完饭老书记又往空碗里倒了开水,说这汤有油水。”
把“幸福”写出深度来
富裕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可是,富裕不等于幸福。吴仁宝,这位农民思想家深知这一点:“啥叫社会主义?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人民幸福怎么理解?有三句话: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
华西人的幸福写在脸上。走在华西村,鸟语花香,别墅泳池,高档轿车,万米长廊,无不显示着新农村的风貌;更让人温暖的,是这里人与人的和谐。在华西村,许多人家的门是敞开的,路人可以看到客厅的布置和主人的身影。“在华西村居然没有看见养狗的!我到过很多富裕的农村,但很多人家都养了狼狗看家护院,让人望而生畏。”一位游客表达了自己的惊讶。
华西人的幸福写在舞台上。去过华西村的人都被邀请看一场演出:《华西人》、《要看稀奇到华西》、由吴仁宝亲自编写的《十富赞歌》、《十穷诫词》、《华西村村歌》……华西人在舞台上演绎了自己的精神。
华西人的幸福还写在心里。一进华西村,就能看见树立在村口的巨幅“华西规划图”:从1992年华西村航拍图、大华西现状图到大华西远景规划图,华西村的过去与未来一目了然。华西人都有一种主人翁的荣誉感,张口“我们华西村”、闭口“我们老书记”。“我的很多朋友都不理解,说你们那么有钱,还使劲工作为啥呀?我说,我知道我们厂里、村里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觉得工作起来带劲。有次大年初一放假,我还是忍不住跑到厂里去看看。不过,和我们老书记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比,我们还是不如他。”在华西汽修厂上班的小伙子杨铜安说。
这种情绪也强烈地感染了外人。杨永平是随着“大华西”的建设成为华西村民的。他以前游手好闲,没少打架惹事,但并到华西村没多久,他坐不住了:周围的人都各有事干、各有目标,他感到了一种压力。杨永平后来“浪子回头”,成了村里旅行社的副总经理。黑龙江华西村的群众有“猫冬”的习惯,可现在,打工的、装修的、搞运输的,冬天也忙得不亦乐乎。
“这里真的好像有什么魔力。”从外地来华西发展、现任江阴信协贸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的钱建华说,“其实,要说赚钱,在这里和我原来差不多,但我就是喜欢这里的氛围。”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华西村人才济济:单是村里的领导班子,就有大学生、有研究生、还有留学生。
把“实事求是”写出力度来
在华西村的标志性建筑华西金塔宾馆,记者见到了78岁的吴仁宝。一副大大的眼镜、一身“仁宝”牌西服、脚上一双黑布鞋。――这番装束,很让人想起吴仁宝建设“不土不洋、不城不乡”的华西村的理念来。
“都说三农问题难办,农村干部难当。可华西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您有何秘诀?”记者迫不及待地掏出了深思许久的疑问。
吴仁宝笑了,只答了一句话,却令人醍醐灌顶。
“你们《光明日报》当年不是刊登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我不过是实事求是罢了。”
是的,人们要找的答案,就在这四个字中。
表面上看,想摸透吴仁宝的想法很难,他常常不按常理出牌。人们“抓革命,促生产”时,他说“抓生产,促革命”;人家割资本主义尾巴时,华西村创办了五金加工厂;当全国农村轰轰烈烈地包田到户时,华西村决定由30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全村粮田,绝大多数劳力转移到工业上去;当中央说“抓大放小”时,他说“抓大扶小”,甚至要“抓小放大”;当华西村和吴仁宝成了明星,参观游客络绎不绝时,他偏偏要收参观者十元钱的讲解费,几年后,这个小小的接待站成了跻身全国20强的旅行社……
但理清他的思路也不难,因为归根结底,他是将“实事求是”落到了实处。跟踪采访华西村36年的新华社资深记者袁养和一语道破玄机:“人们说他是不倒翁。他不倒,是因为他的重心在下边,两腿深扎在群众里,就如同希腊神话中大地的儿子,打仗无往而不胜。他不倒,是因为他一直处于运动状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探索不止。”
华西村曾有两次传奇式的发展机遇:一次是1992年3月1日,吴仁宝听到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的消息后连夜召集华西村的各路负责人开会,做出了加速经济发展的决策,人们传说“一个会赚了一个亿。”另一次是2003年8月,吴仁宝敏感地预测到中央将要实行宏观经济政策,在华西村党委会上经过集体分析,决定再投入要“急刹车”,技改延伸要“开稳车”,已经投建的项目要“开快车”,使华西取得了当年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50多亿元的骄人成绩。
只上过几年私塾的吴仁宝何以有这样的智慧?原因有二:第一,他相信“不怕文化低,就怕不学习”的理。“看报看头版,广播早中晚,每天看联播”是他多年的习惯,他用半个世纪的时间通读了《共产党宣言》、《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集》等著作。在吴仁宝的简历上,赫然写着“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对于一位像他这样年纪的农村基层干部来说,拥有这样的职称大概不算多见。第二,他相信民主决策。华西村的“会海”是有名的,一周几乎要开五个晚上的会,村里的大事小情都是在会上评议决定的。两年前,吴仁宝的小儿子吴协恩全票当选华西村党支部书记曾引起了外界的疑问,但吴仁宝坚持“相信群众眼光”的信念,如今华西村的持续发展正证明了这一点。
站在正在建设的华西生态农业园里,吴仁宝笑容满面地向人介绍华西村“南面工厂、南面粮仓、中间是天堂”的规划:“我们要向绿色农业和旅游观光转型,我相信,等你们下次再来华西村,我们这里一定又是大变样了。”人们自然相信这一点:吴仁宝和华西村,永不会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