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格莱德与普里什蒂纳就科索沃未来地位问题的第一轮谈判,将于本月25日在维也纳举行,主要议题是“科索沃政府的管理权力下放问题”。
根据塞方的理解与要求,“权力下放”意指在科境内塞族居住较
实际上,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下,去年年初开始,科索沃临时管理政府曾启动对5个地区实施“地方分权试行区”工程项目,其中塞族聚集区2个,土耳其居民聚集区1个。尽管去年8月联合国驻科索沃民事管理机构副代表罗西对此签字表示同意,但由于塞、阿双方一直相互指责,项目始终难以实施。从目前情况看,即将开始的“权力下放”谈判的焦点将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自治区域的划分及面积。目前,塞族居民主要集中在科境内的11个聚集区,但在1999年国际社会接管之前,塞族聚集区要较现在面积更大,数量也更多,因此塞国内众多人士要求应以1999年以前区域为主。另一方面,根据去年的试行项目方案,阿族政府坚持分权区内的非阿族居民只能占相对多数,而不是绝对多数,但塞族根本不同意。第二、自治区的权力下放程度问题。塞族要求,自治区政权应特别拥有司法权和地方安全保障权,拥有教育、舆论、体育、文物保护及其他各方面的权力,但去年8月科政府出台的方案却对此大打折扣,除经济发展、文物保护、初等教育、健康保障等基本权力之外,对司法与警察问题只字未提,塞族对此也表示坚决不能接受。第三、各自治区相互之间,以及自治区整体与贝尔格莱德之间的关系问题。国际社会始终坚持,已不再考虑类似波黑那样的“实体政权”模式。若确实如此,各区域以及它们与塞政府之间的联系又将是一种什么模式?国际社会又将如何确保塞族居民在当地拥有人身与财产安全?同时还不能使塞、阿各方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威胁。
维也纳会谈到底将如何进行,目前尚未得知,但有一点较为明确,由于涉及到大量体制、权力、经济及其他问题,因此会谈将十分艰难。为此国际方面已着重强调,双方都不可能得到全部,各自必须做出妥协。阿族方面认为,妥协只能是在保护科境内塞族居民安全方面作出让步,至于科索沃独立问题,根本谈不上妥协。
塞尔维亚议会本月9日则对谈判立场作出明确表示,除坚持在科境内建立塞族实体,塞族的文化及宗教遗产应得到保护外,细节无更多透露。对此西方外交界建议,对于此次对话以及今后的地位问题谈判,塞尔维亚谈判小组应更“实际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所谓“实际一些”,意指应理解并接受目前的科索沃现状,应在争取科境内塞族居民权利方面做更多努力,而不要在科的未来地位归属问题上过多纠缠。然而建议毕竟是建议,当涉及到民族利益问题时,谁也不敢背负“卖国者”的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