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近些年,中国经济法学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政法论坛》2005年第6期发表了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经济法学进行了反思。李曙光指出,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长期致力于构建所谓经济法学科体系,
如何衡量精神生活质量
廖小琴在《学术交流》2005年第12期撰文指出,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精神生活质量,它表示的是精神生活满足个人精神需要的客观程度以及个人对这种满足状况的主观感受。因此,衡量精神生活质量,需要以主客观指标相结合的原则、相对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简明实用的原则为指导,采取精神生活特性、精神生活需求、精神发展程度和精神感受作为衡量指标。在衡量时,需要密切联系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也要注意指标使用中的权重问题。
中外现代化比较研究的新趋向
田毅鹏在《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6期撰文认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降,以世纪交替、人类文明走向全球化和西方后现代思潮的兴起为背景,战后以来勃兴的比较现代化研究出现了新的热潮。中外现代化比较研究尤其成为其中的热点。一些研究者从新的研究视角出发,陆续推出了一些分量厚重的研究成果,表现出宏大的研究视野和新的比较研究价值取向,使中外现代化比较研究呈现出一些值得注意的新的发展趋向。表现在:比较现代化研究“参照系”选择的前提批判、比较研究单位的多元选择、比较研究时段的前移以及比较研究路向的转变等。
男孩偏好的再考察
王文卿、潘绥铭在《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撰文认为,国内已有的对农民生育行为的研究在个体与结构或者微现与宏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裂。布迪厄明确反对机械论的结构主义和目的论的个人主义,反对在结构与能动、系统与行动者、集合体与个人之间进行二者择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该文选择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作为指导经验研究的框架。研究发现,尽管在过去的百年左右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部分地区的农民所经历的社会轨迹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由于可能性空间的限制,农民对男孩的偏好依然顽强地存留了下来。